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光与热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光与热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6 08: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与热
【教材分析】
《光与热》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前几节课时,学生认识了光的传播特点与反射现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光与热的关系。学生经常和光接触,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冬日太阳底下会感觉到暖洋洋,夏日,在树荫底下会感觉到凉快。但是,光与热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不一定清楚。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与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2、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
3、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热量。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4、凹面镜和凸透镜有会聚光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初步的实验思考,并设计研究光与热的实验。
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科学的研究实验。
整理获得的信息,根据实验的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做科学实验严谨的态度。
2、体会科学实验对数据和事实的尊重程度。
3、体会人类利用知识改变生活的事实。
【教学重点】光越强热量越多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科学的实验得到有效的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对比实验、温度计的使用
复习引入:
1.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光的知识,世界上有许多物体是光源,你能说说有哪些吗?(比如太阳、点亮的电灯、蜡烛、还有萤火虫等)
2.有些光源只发光,不发热,比如萤火虫,科学家把这些光源称为冷光源,
3.而有的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科学家把这些光源统称为热光源,比如太阳、点亮的电灯、蜡烛等
4.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老师手上有一个台灯,当我们把它打开的时候,它发出了光,同时也发出了热。我转动台灯的调节旋钮,光有什么变化?(光更亮)我们也可以说成光更强了
5.台灯的光有强弱变化,那么光的强弱会影响周围的温度吗?光的强弱与温度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推测: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
1.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实验)
怎么做这个实验呢?需要哪些材料?
这几天太阳光不是很强烈,我们是否可以用台灯光来代替太阳光?(可以,都是热光源)引导学生简要说一说实验方法……(要谈到方法、器材等)
2.你说的这个实验就是我们常见的对比实验啊!要做对比实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课件文字: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不变)
3.那么在这个实验中,
(1)什么条件要改变?如何改变?
(2)哪些条件要保持不变?如何保持不变呢?
(组织小组讨论,看哪一组想得最周到)
4.交流与汇报:
(1)什么条件要改变?如何改变?(光的强弱,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来改变,当旋钮上的点转到1的时候,表示光强度较弱,转到2时,表示光强度适中,转到3时表示光强度强,)再问学生:这样改变可以吗?
(2)那么哪些条件要保持不变?如何保持不变呢?……
台灯与温度计距离要保持不变,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我们尽量缩短温度计与灯泡的距离,使它们接近而不接触。
光照时间要保持不变,怎么控制呢?(这样我们统一一下吧,光弱、中、强的时候每次光照时间为一分钟,这样可以吗?)
第一个实验做好能不能用这个温度计做第二组实验?(不能,温度升高了)
所以,为了实验的公平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三支相同的温度计,每次实验各用一支。
5.这个实验还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讲、教师评议,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可以开始了吗?
学生实验
6.现在请小组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你们组的发现是什么?
7.我们前面学过,用柱状图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表示两者的关系。我选取其中的一组数据制成柱状图,再来看看光的强弱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板书: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
三、怎样形成强光和获得高温
1.老师这里有一台投影仪,里面有一个灯泡,现在接通电源,灯亮了,观察一下发现有两个地方都有光,如果我在这两个地方分别放一支温度计,经过相同的时间,你猜它们的温度会一样吗?(不一样)
2. 你猜哪一支温度计温度上升得快?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3.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2名同学协助我来完成这个实验(每人各取一支温度计),两名同学把温度计放到相应的地方,老师来计时,当我倒数到1时,读出数据,听懂了吗?准备开始,老师来打开电源并计时(约15秒)。
4.时间到,请两位同学向大家汇报数值。和你先前的猜想一样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5.我们刚才已经知道,温度的高低与热光源的强度有一定关系,这个点温度高,说明光强度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点的光这么强呢?老师也很好奇,我把另一台投影仪的这个地方给拆开了,取出了这么一块东西,你来看看它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中间凸起来)你们都发现了中间是凸出来的,同时它又是透明的,科学家把它叫做凸透镜。凸透镜能把光折射后会聚到一点,所以这点的光就非常强,温度也就非常高了。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经就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氧气。生活中见过这样的镜片吗?(放大镜)老师手中就有一个放大镜,我们用台灯试试看。其实我们的望远镜中也有凸透镜,那么我们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去观察太阳吗?(不行!它们都会聚光线,形成强光,产生高温,会严重伤害我们的眼睛,所以千万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6.我们来看一下另一种东西,看见过吗?像什么?科学家把它叫做凹面镜。其实,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学会使用凹面镜,比如用凹面的铜镜取火。现在,人们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了这类东西(PPT出示太阳灶),认识吗?人们可以在这个位置进行烧菜、烧水,说明这个点的温度高。那之前已经知道,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说明这个位置的光照强度比较大。凹面镜跟刚才的凸透镜有类似的作用,也能聚光。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过弯曲的镜面反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的光很强,温度很高。你们还见过其他有关凹面镜的应用吗?(奥运会圣火火种也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7.如今,凸透镜和凹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广泛应用了,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今天这堂课,我们研究了关于光和热的许多知识(板书课题),(看时间,可以简要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光与热,探究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
5、光与热
冷光源
热光源:光越强,温度越高

凸透镜 会聚光
凹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