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上册《什么是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知道了“边线”“轮廓”等词语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剪一剪”“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认识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难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一、周长概念的理解
(一)、剪一剪 感知周长
生一起唱“郊游”这首歌,天气越来越凉爽,美丽的秋天已经来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小礼物,你们想看吗?那请你打开把从桌子里它拿出来。这是什么呀?
师:这些树叶漂亮吗?
师:大家看这些美术作品中的树叶漂亮吗?(出示课件)
师:美术大师说这些树叶的形状全是一笔划出来的。
师:想不想把刚才那些漂亮的树叶的形状描下来呢?
师: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沿树叶的边线画的
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都是沿边线剪的,那你们呢?噢也是的,那把你们剪的名签拿起来给老师看看,真不错
板书:沿边线
(二)、描一描 提示周长
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所以呢?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比赛,想不想看(出示课件)这是参加比赛的两个小动物一个叫“小淘气”一个叫“小调皮”它们参加比赛的场地是一片树叶,我们看一下,这是参加短跑比赛的路线,(指着树叶说)这是长跑比赛的路线,它们今天要参加长跑比赛那大家说一说应该跑哪一条路线
生1:树叶的边线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这条路线的长度就是边线的长度,也就是一周的长度 板书:一周的长度
师:你们来猜测一下,如果比赛谁会赢,理由是什么
生1:小淘气会赢,因为它的树叶很小
生2:小淘气会赢,因为它的树叶很小,边线也很短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出示课件)那老师给它变变变(课件树叶扩大)现在怎么样了(一样大了)现在姜老师来作裁判,第一组做小淘气的啦啦队,第二组做小调皮的啦啦队,怎么样,那好我们开始(出示课件)
师:我宣布小调皮获胜(小调皮没跑完),看来第一组有不同意见
生1:小调皮没有跑完树叶的边线
生2:因为它还没跑完,还剩一些它偷懒了。
师:那你们说怎样才是跑完啊
生:生上前演示
师:那也就说跑完树叶一周的长度是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板书:回到起点)
那你们说说是谁赢了,(小淘气)小调皮输了它犯规了。
师: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树叶一周的长度,那你会找出其它物体一周的长度吗(会)那好请你打开书,请请你用水彩笔描出荷叶一周的长度,。(生画)
师:画好的同学,你坐好了老师就知道了,哪一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用手描一下,
说一下从哪里开始到又到哪里结束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树叶一周的长度,其它图形你知道吗,那好请你继续描出下面图形一周的长度,看谁描得快,描得快的同学请你检查一下,没描好的同学请你加油了
这次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请你用手势给大家描一下
师:像这些树叶、图形、汽车等图形一周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周长,(板书:周长)
(三)摸一摸 理解周长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我们就来找一找、摸一摸一些物体的周长。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的数学书,你来找一找、摸一措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谁来告诉给大家看看,
生1:从哪里开始 摸的不完整
师:你们同意吗?不同意,谁再来展示一下
生2:摸的完整
师:那刚才那位小朋友错在哪了呢?对了她落了一部分没有摸到。
刚才那两位小朋友都以左边为起点,那能不能以右边为起点呢?谁来展示一下
师:那老师想问一下,为什么他们刚才是从不同起点开始都表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1:因为它们都是数学书的封面
生2:因为它们都是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
师:它们都是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所以它们都是表示一周的长度。那如果是从这里开始呢(书的中间)怎么才是一周,谁来演示一下,有问题吗?没有问题,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什么?起点不明显
生1:做个记号
师:真不错,同桌一组,找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摸一摸它的周长,同桌检查然后相互交换明白了吗?好开始
你的同桌在摸的时候,你检查了有没有问题,都没有问题那老师要检查一下,你摸的是什么?是铅笔盒,那你来演示一下。你摸的是什么?尺子,你摸给大家看一看
师: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们,那好我们来看(画一个角)这个角它有周长吗?为什么?这样,我们四个人一组先讨论一下。(生讨论)
生1:它回不到起点,所以没有周长
生2:它没有封口
师:像这样的图形,它中间断开没有连接,它就没有周长
二、合作探究,在测量中理解周长
其实我们我找一找摸一摸知道周长我们还可以知道它具体的长度是多少,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生1:用卷尺来量
生2:直尺来量
那老师想问一问你最想测量身边什么图形的周长
生1: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2:文具盒面的周长 生3:桌子面的周长 生4:测量三角形的周长 生5:花朵的周长
测量之前老师有三点要求:
1:请每个两人小组确定下个共同的测量对象。
2.从老师提供的测量工具中选择恰当的工具,采用合适的方法,测量出周长。
3.把测量出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大家看:软尺、一根线、软铁丝、直尺
请小组赶快行动,看哪一个小组最快
生两人小组活动
师:下面我们就请小组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是什么周长,你们采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生汇报
三、联系实际应用周长
师:看来不同的图形,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它,咱们三年二班的小朋友个个都爱动脑筋、爱思考,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能用到周长的地方。大家想一想
师: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头、腰)(围绕腰一周的长度称为腰围,围绕头一周的长度称为头围)同桌合作互相测量对方的腰围与头围
同学汇报你是怎么量的。(学生说,到前面量,教师更正)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做衣服时要量一量腰围。买帽子就得用到头围。可见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用处可真不少。你们回去后也可以量一量爸爸妈妈的腰围
四、拓展延伸
师:大家看这是的上次比赛,小调皮不是输给小淘气了吗,它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它刻苦训练,它要跟小淘气继续比赛,这是它们的比赛场,那你们作为裁判,在比赛之前我们首先要注意什么?
生1:它们走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否则就不公平(我们应该来量一量,它们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
师:那有谁知道,它们的周长是否一样长
生:老师我发现它们是一样长,只要移动两根线,它们就一速比了。
师:我们发现什么,它们的周长是一样长的。现在比赛开始了(播放课件)
看来,我们还要向小调皮学习,它遇到失败不气馁继续努力。,
五、总结规纳、完善认识
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小朋友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什么了
生1:我学到了周长
生2:我学到了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那你们开心吗?那好下课
教学反思
一、以活动为基础,理解周长的含义
新课伊始.让学生剪下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名签,初步感知边线.通过两只小蚂蚁长跑比赛这个环节,使学生体会图形一周的长度必须从起点开始再回到起点.这样就把握住了周长概念的基本点.再通过学生动手描一描图形一周的长度.摸一摸具体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从而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准确的理解.进而让学生讨论角有没有周长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封闭"观念.学生通过动手做悉心理解,加强感受.把生活中对边线的零星感受进行再现和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通过这一过程,都能充分理解周长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二:、周长测量策略探究----内化周长的意义.
学生运用准备的学具--尺子.毛线,铁丝想办法量算出名签(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桌子、铅笔盒表面的周长,然后小组交流方法.最后汇报.出现两种情况:a,图形的边是直线时可以用量.算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b,图形的边是曲线时可以用绕,量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深刻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特殊问题有特殊的解决办法,让他们充分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这节课在展示课程理念中试图突出三个重。一、是重情境,以情境贯穿全课;二是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实践;三是重交流,有组内、全班等多种形式。
本节课的遗憾:在学生汇报四种图形求周长的方法时,让他们在投影上展示效果会更好.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同学的不同方法理解的更深刻.
看来一堂好课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因为精彩源于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