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 动画片的今昔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 动画片的今昔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26 08: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课:《动画片的今昔》教学设计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教材为两页,在两页上方采用胶片为底,跨页呈现的是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动画片诞生于电影发明十年后的1906年,由美国人斯图尔特·勃莱克顿(StuartBlackton)拍摄成功。正如教材中所呈现的,它十分简陋,表现了一个画家在黑板上做滑稽面孔的速写过程,但它却是一个伟大的开端。随之而来的是动画片技术的不断改进。1914年动画片技术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然而直到沃尔特·迪斯尼的出现,动画片才真正成为一种被大众广泛认可并带来滚滚财源的娱乐艺术和产业。1927年,美国拍摄了第一部有声故事片,迪斯尼便在1928年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威利号汽船》。很快,乐观、进取、快乐、天真的米老鼠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并延续至今,成为迪斯尼动画片的象征。正是由于迪斯尼在动画艺术、技术上的不断探索,现代动画片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项技术几乎都烙上了迪斯尼的名字,如:1932年创作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1939年完成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放映时间长达74分钟的《白雪公主》等。1995年,他们又推出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使动画进入一个新纪元,展示了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而1999年出品的三维动画片《恐龙》将这种创造力推向极致,那些细致入微、无可挑剔的仿真形象表演,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在商业动画领域,日本以其巨大的产量,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动画大国。日本被称为动画之国,他们拥有一批以手冢治虫为代表的创作大师,他们开创的电视动画的制作方法,已被日本动画片广泛采用。今天能成为世界电视动画大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手冢治虫的动画片创作理念和方法——以极少的画面表现精彩的故事,这已成为日本动画一大特点。1920年前后,美国电影动画片传入我国,中国动画片的先驱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认识到了动画片具有富于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没有资料、没有设备、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坚韧不拔,对中国动画片倾注了全部精力。1922年底,《舒振车华文打字机》动画广告片拍摄成功。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摄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他们又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这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动画片事业开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其中,1956年完成的《骄傲的将军》是成功地走上“中国民族道路”的动画佳作。这部影片以民族化的故事、民族化的情节、民族化的视觉形式加之民族音乐,使影片熔多种传统艺术于一炉。它是中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有着积极的开拓意义。?
??在第24页的中间展现了中国的艺术奇葩——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片完成于1961年7月。片中角色取自齐白石的中国画写意花鸟形象,影片准确地保持了齐白石绘画的笔墨风格面貌。此片在国内外多次获奖,足以说明对该片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本页下方是拍摄于1981年的动画片《九色鹿》。该片的故事和形象均取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时期的壁画。这是一个为宣传因果报应的佛教教义作图解的故事。该剧的编剧?
??潘絜兹先生是我国著名国画家、敦煌艺术研究专家,因此该片的美术设计很好地保持了北魏壁画的独特风格,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活动起来的一千多年前的古代绘画,对弘扬我国古典艺术以及传统美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第25页下方的孙悟空形象出自于1964年的《大闹天宫》,它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由几十位画家历时四年绘制154?000幅图画组成。该片的胶片长达3?140米,放映时间117分钟,创下了我国动画片出口的最高纪录。1978年,《大闹天宫》在伦敦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荣获最佳影片奖。《大闹天宫》在中国传统艺术片的继承和民族化道路的攀登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在本页右侧展现了动画片之所以动起来的奥秘,即它利用了人的视觉留像(在物体表面照明亮度适中的情况下,形象在视网膜上平均停留时间约为三分之一秒),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在本页下面是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六帧动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鸟翅膀不同的位置变化是小鸟飞行动作的记录,也是让画动起来的基本元素。除此之外,本课还提供了相关的网站资源,以便师生查找资料。
?【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认知目标?
(1)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名称。?
(2)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3)知道3部~4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简单向别人介绍1部~2部动画片发展史中重要的代表影片的艺术特色。?
(2)能制作一组简单的四格动画。?
(3)能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动画的审美、技术等知识评价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产动画片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本课学习主体为小学六年级孩子,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对于色彩知识也有一定的认识,《动画片的今昔》一课的设计,加强学生对连环画,《画故事》更深的理解,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导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相联系,让学习者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表现?,并且紧密的结合他们的生活实践,以学生喜欢和易于理解的这种方式进行表达。?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关照、体味、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材分析】?
动画片一直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重要伙伴,从一年级的“欣赏·评述”课《卡通明星总动员》开始,动漫卡通形象已经是我们教材中重要的学习题材。本课是小学阶段最后一节专题欣赏课,对于动画片的认识和学习已经从单纯的注重造型色彩深入到关注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科学原理层面上。这样的专题欣赏在我们小学阶段的“欣赏·评述”课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关注历史、关注一门艺术的发展变化是“欣赏·评述”的深层次发展,有一定的难度,但动画片是孩子们最为熟知和热爱的,了解、认识动画片的过去与现在是许多孩子愿意探索的领域,因此,从学习活动层面上提高并不意味着理论的枯燥。把握好这一点,开展有效、有趣的教学活动是我们编辑此课的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世界动画片的发展史,知道3部~4部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片。?
(2)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教学难点】运用本课学习的相关知识,评述(评价)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直接出示课题《动画片的今昔》
学生念课题
简单明了。
初步了解本课的三大板块
1、动画片的历史和发展。
2、我国的动画今昔。
3、动画形象。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针对学生提前告知有目的的学习。
进一步了解动画片的演变过程
1、动画的由来及历史:
解释动画的意思又称“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是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
2、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就是以一个人物表情为题材创作的。
教师出示《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资料。
?
?
引导学生分析《威利号汽船》和《白雪公主》两部动画片的不同。
?
学生欣赏并提出观看后的问题。
?
?
?
学生回答:一部是黑白动画片,一部是彩色动画片。
学生归纳动画片的发展特点:
无声→?有声
黑白→?彩色
通过两部不同创作时间、相同题材的动画片中人物造型的变化,感受动画片的发展。
?
?
?
?
?
?
?
学生直观感受动画片的逐步变迁与完善。
?
?
?
?
?
?
3、《骄傲的将军》。
问:不看文字说明我们能否知道这部动画片是哪个国家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欣赏《骄傲的将军》片断。
学生回答问题并简单介绍《骄傲的将军》故事。
分析动画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特色(从人物造型、服饰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的出现。动画不再是以手工绘制为主了。而电脑取代了手工。20世纪初日本动画极为流行。以精美的画面,夸张的造型占据了动画历史的重要地位。
5、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
让学生说出日本动画片的名字。
回忆动画带了的乐趣。
动画片的取材和类型。 分析动画片中的民族特色
欣赏:《大闹天宫》又在哪一年制作完成的?你们熟悉这个动画片么?
欣赏体会我国老动画
分析动画片中的民族特色
2.分析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仔细观察:
(1)从绘画的角度看这部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是哪位画家的花鸟作品?
(3)如果你是一位动画片的设计者,你还能用什么表现形式?
感受动画片中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分析取材于敦煌壁画的动画片《九色鹿》。
?
?
问:像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你还看过什么?
(1)欣赏北魏时期敦煌275窟《九色鹿本生》壁画和《九色鹿》动画片片断。
(2)作品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邻近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了解动画片是怎样动起来的
1. 小资料:介绍视觉残留。
人的视觉有一种叫视觉残留的作用。图像在人的视网膜上会停留三分之一秒。动画根据这个规律,把角色的每个动作分解成若干个逐渐变化的动作的画面,用逐格摄像机一张张拍摄下来,然后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放映出来,就使画面动了起来。
2、动画片为什么给人印象深刻?离不开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故事的发展过程)
学生体会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活动。作业要求:
1、创作一幅四格动画。
2、形象生动,构图合理。
3、可以表现一个动作的连续或是一件事情的发展。
小组看书,研究动画片中的景物是如何动起来的。
尝试制作一幅简单的四格动画。
玩中体会动画的乐趣。
展示评价
谁的作品更生动形象?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知识拓展
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最新动画片,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后反思: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教学中,把本课改成前面“欣赏评述”“造型表现”我发现现在的六年级学生接触和喜欢的大多是日美动漫片,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一是太少,另外就是略显传统简单,难以吸引现代的孩子。我因势利导,针对怎样让今天的国产动画片既现代又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提出方案,尝试怎样从过去优秀的传统动画片中汲取好的元素,补充到今天的动画片中。学生小组探讨,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有益的建议。由于本课信息量大,时间紧张,未能让学生多了解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动画片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喜爱。略显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