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教案-7 箱板上的新发现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教案-7 箱板上的新发现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26 08: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箱板上的新发现》说课稿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七课
生活中,总有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那些随手被我们丢弃的废旧包装箱,也可以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作品。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没办人美版小学美术第11册第七课《箱板上的新发现》一课,运用的创作材料就是废弃纸箱板。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确立,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确立阶段目标,确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内容以训练学生利用纸箱板进行造型表现为目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制作材料,巧妙的运用纸箱板中间瓦楞纸上的多层纸板和条纹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镂刻、撕剪、画等方法,制作出漂亮的独幅版画。学习变废为宝的方法,提高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课旨在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虽然纸箱板对于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在以往的生活中往往被忽视。六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都非常丰富,本课的教学正是以纸箱板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
了解瓦楞纸的特点,利用镂刻、撕剪、拼贴、绘画、印制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巧妙利用瓦楞纸的夹层和纹理变化,探究设计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大胆实践精神,培养细致认真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突破难点。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六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上主要让学生了解在平凡的生活用品中,隐藏着许多可以进行美术创作的新材料,以及如何进行艺术创作。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用两幅精美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以讲解为主的方式,通过学生动手撕一撕,看一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了解瓦楞纸的特点。
(四)作品欣赏?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让学生知道艺术创作的表现技法是多种多样的。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示范:直观演示制作步骤、方法,突破难点。
(六)艺术实践:巧妙利用瓦楞纸的夹层和纹理变化,设计制作妙趣横生的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实践中注意用刀安全,合作分工明确合理,注意环保。
(七)评价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加强学习中的经验交流,通过自评、互评鼓励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八)拓展延伸
欣赏设计师们利用纸箱板或它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的艺术作品。拓展学生思路。找到更多变废为宝的资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如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