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 箱板上的新发现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 箱板上的新发现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26 10:2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比赛模板
《箱板上的新发现》设计方案
姓 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美术
所教学段
小学
单位名称
教学内容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出版单位
人美版
所属章节
造型.表现
学时数
4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运用使用纸箱板特殊的材料,再结合特殊的技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带给同学们一些启发,进而能有更多新的发现,做一个敢于实践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由于我校以前一直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生运用的绘画创作工具仅仅是彩色笔,绘画的方法和形式较为局限,但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个难题。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瓦楞纸上镂空雕刻的技法和用多层瓦楞纸与彩色卡纸拼贴等方法。
教学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策略
学习“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主要把握针对“观察”“再现”“表
现”的教学侧重点。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举一反三,理解凸显“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方式运用。如瓦楞纸上镂空雕刻的技法和用多层瓦楞纸与彩色卡纸拼贴,组织学生参与瓦棱纸制作,让学生清晰的知道纸箱板的具体的制作过程等学习方式运用以实现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点
本课整堂课都使用了班班通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用多媒体播放了纸箱板(瓦棱纸)制作的各种形态,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到纸箱板(瓦棱纸)活起来;在课堂活动环节中,可以巧妙结合多媒体来营造纸箱板动作的效果;在探究学习环节中,多媒体播放瓦棱纸制作的视频更能让学生清晰的知道纸箱板想像的具体的制作过程,避免教师现场制作时意外情况的发生;最后在学生制作环节,播放欢快的音乐,可以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营造欢快娱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作品的创作,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
观察
设计意图
1.视频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些用纸箱板制作的工艺品
仔细观察这些工艺品的特点与形态
应观察仔细认真能大概说出工艺品的特点与形态
多媒体课件展示
2.讲授
教师提问让同学说出对纸箱板的想像,然后整理学生的想法。整理板书到黑板上。
学生回答
学生能积极参与并且可以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展示纸箱板制作的艺术品,显得更生动形象。
3.课堂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尝试利用纸箱板来制作工艺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
学生表现活跃
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制作幻灯片来展示
4.探究学习
教师播放纸箱板制作的视频,让同学更深一步了解其用途和做法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更深一步了解其用途和做法
多媒体展示纸箱板制作的视频让同学更深一步了解其用途和做法
5.我是制作小能手
1 学生按学号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2 用纸箱板制作,造型根据每小组的创作思路来选择
学生仔细阅读作业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要按作业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作业,敢于实践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屏幕展示作业要求,并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播放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欢快的制作氛围。
6.课堂展示
请各小组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学生上台展示
应能积极参与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7.课后思考
1.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会怎样利用纸箱板?
2.你认为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有利的利用废纸板呢?
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
积极思考
多媒体课件展示
…………
……………
……………..
……………..
………………
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整堂课都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用多媒体播放了纸箱板制作的视频,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怎么利用废纸板制作工艺品;在课堂活动环节中,可以巧妙结合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纸箱板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在探究学习环节中,多媒体播放纸箱板制作的视频更能让学生清晰的知道纸箱板工艺品的具体的制作过程,避免教师现场制作时意外情况的发生;最后在学生制作环节,播放欢快的音乐,可以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营造欢快娱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作品的创作,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附件3:
《箱板上的新发现》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作者信息
姓 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美术
所教学段
小学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箱板上的新发现》
选题意图
学习“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都能成为敢于实践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
内容来源
本课选自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本“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箱板上的新发现》
适用对象
美术 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纸箱板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用多媒体播放了纸箱板制作的视频,,增强课程吸引力。巧妙结合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纸箱板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可多选)
预计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1.视频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利于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工艺品的特点与形态
2.讲授
展示纸箱板制作的艺术品,让其显得更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课堂活动
让学生自己尝试利用纸箱板来制作工艺品
4.探究学习
让同学更深一步了解其用途和做法
5.我是制作小能手
鼓励学生按作业要求,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6.课堂展示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7.课后思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造。
设计亮点:本课整堂课都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用多媒体播放了纸箱板制作的视频,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怎么利用废纸板制作工艺品;在课堂活动环节中,可以巧妙结合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纸箱板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在探究学习环节中,多媒体播放纸箱板制作的视频更能让学生清晰的知道纸箱板工艺品的具体的制作过程,避免教师现场制作时意外情况的发生;最后在学生制作环节,播放欢快的音乐,可以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营造欢快娱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作品的创作,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箱板上的新发现》教学反思
箱板上的发现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在小学阶段,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制作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此类课的学习中,能使学生发现平常废弃物的可使用价值,在巧妙的制作加工下,使其成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及审美能力和美术素质。
箱板具有其特有的材料特征,表面的牛皮纸的色彩,夹层中的多层瓦楞,如何恰当的使用这些特殊的材质、肌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欣赏了各种材料的贴画,布贴画、豆子贴画、树叶贴画等,在欣赏这些贴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使用这些材料的什么特征来制作的?从而使学生从材料特点思考形成画面美感的基点,然后观察、刻挖自己手中的箱板,感受器材料特征。在实物作品的引导下,让学生分析明白箱板的表层、不同的瓦楞层在刻挖下可以产生块面的对比形成点、线、面,有了点、点、面,那么就可以表现自己喜欢的画面。但是不同的刻、挖、斯,又能带来更为丰富的画面效果,所以在大量的作品的欣赏下,学生能明白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在画面的制作过程中,颜料绘画的方法引入可以帮助突出主体、丰富画面效果,但如果过分依赖绘绘画就失去了使用箱板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多张学生作品,让学生分析如何改进表现方法从而提高画面中箱板的纸味、瓦楞味!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都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制作,但在表现形象上的选择缺乏经验,以至于有的学生设计的形象过于复杂导致粗狂的瓦楞难以表现,这点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选材的渗透。材料的特殊性也使造型手段中的“撕”有难度,教学上没有给学生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以致学生需要更多的作业时间才能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