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61~64页“面积和
面积单位”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比较面积大小的探素过程,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具准备:
教具:边长分别为1厘米(2个)、1分米(2个)、1米的正方形纸片,一面18个正方形,另一面8个正方形的纸板,双面胶、磁铁,课件
学具:直尺、信封、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吗?其实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老师拍手时就有数学
知识,手掌碰击的地方是我们的手掌面,谁愿意伸出你的手和老师比一比,谁的
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
生1比并说一说:老师的手撃面大,我的手掌面小。
师:说的真完整。任何物体都有它的面,咱们一起摸一摸课桌的面,再摸一
摸数学课本的面,课桌的面与课本的面相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生:课桌的面大,数学课本的面小。(板书:大小)
师:咱们再看一看黑板的面和课桌的面相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生2:黑板的面大,课桌的面小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面积的含义
1.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通过比一比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数学家就把“物体表
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比如: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
积(出示课件并用手示范)。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吗?
生1: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师:看这位同学多会学习,边摸边说。谁还能再举例说一说?
生2: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生3:玻璃面的大小就是玻璃面的面积。
生4:铅笔盒面的大小就是一一铅笔盒这个面的面积
2.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其实,不仅物体的表面有面积,在图形王国里一有的图形也有面积!
(出示课件)比如: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那谁能说说什么是正方
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面积谁会说?
认识封闭图形:这两个图形,与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没有连接在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这种图形不是封闭图形,不能确定它们的大小!其实,只有
封闭图形才有大小之分!(出示封的图形)我们也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这是我们研究的“面积的意义”(板书: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
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感悟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师:下面,让我们继续透游在图形王国里!,这5个图形,你能快速判
断谁的而积最小吗?
生快速说出1号图形的面积最小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生:看出来的
师:,用眼看就是数学上的观察法,观察是我们学习数学
知识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师:再观察2号和3号图形,你还能很快看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生:不能或3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请快速倒出信封里所有的
图形纸片,找出2号和3号图形,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活动,指生说一说(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放在一起比一比的方法知道了2号和3号图形面积的
大小,在数学上这叫重叠法,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师:请继续拿出4号和5号两个图形,若重叠在一起,你还能准确、快速比
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不能
2.动手操作
师:看来直接比较有困难了!(课件演示)
别着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测量工具:是大小形同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你怎样用这个工具去测量?
生:用图形去摆一摆
师: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咱就按你说的做!
合作要求:1.在4号和5号图形上,用大小相同的图形拼摆测量。
2.数一数各用了多少个正方形?几号图形的面积大?
听清要求了吗?请快速倒纸片,同桌两人开始行动!
汇报: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有了结果,谁来汇报一下?(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用哪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
师小结:用正方形作单位最合适,看来,数格子时,谁的个数多,谁的面积就大
4.建立认知冲突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吧
老师带来了两个纸板,女生数一个用了多少个正方形?男生数一个?
女:有25个正方形
男:有9个正方形,
师:到底是女生看到的纸板面积大,还是男生看到的纸板面积大?
师:揭晓答案的时刻到了!一起说多少个?
生:面积一样大
师:面积一样大
为什么数的个数不一样呢?
生:因为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
师:是呀!因为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测量面积用的个数就不同,这样不好
比较!所以数学家们就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国际上通用的
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1)师:我们刚才用的这个最小的正方形纸片,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请每位同学快速拿一个举起来。请用直尺测量一下“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多少?
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师小结:(数学家是这样规定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
米.
师:现在,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有什么感觉?
生1:太小了生2:看不见
师:它就这么小,贴在这儿就这么大!!
(2)举例建立表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师:看来1平方厘米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4)估一估信封的面积
师:接下来,请观察信封上这个贴邮累处小正方形,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平方厘米?
生1:大约是2平方厘米:生2:大约是3平方厘米:生3:大约是4平方
厘米
师:谁估得比较准确呢?请同桌合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
学生测量师:谁来说说你测量的结果?你怎么知道是4平方厘米的?
师:贴部票处摆了4个1平方厘米,它的面积就是4平方厘米
2.认识1平方分米
(1)师:如果让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太麻!
生: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太小,桌面的面积大
师:是呀,那应该用大一些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它就是“平方分米”。老师
也为你们准备了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请你拿出来举给大家看
师:(数学家规定)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dm)。
请拿着正方形纸片,你能像老师这样说给同桌听吗。
请用手比划的大小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2)师:生活中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
3.认识1平方米
师:我们学的真开心呀!刚才,我们学习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那
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呢?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真强,对,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
米。想不想看一看1平方米有多大?孩子们先闭眼想象一下它的大小!
请睁开眼睛吧,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师:几张课桌的桌面放在一起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请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请估一估讲台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请估一估玻璃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师:看来,同学们对1平方米有了深刻的认识!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3个面积单位,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一起喊出它们
的名字吧!我把它们贴在了一起,比比看有什么感党?
生1:1平方厘米很小很小。
生2:1平方分米对于1平方米来说也很小
生3:那相对来说,1平方米好大。那如果用平方米来测量山东省的面积还大吗?以后我们还会学更大的面积单位。
师:在比较中,对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数一数下图中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师:看来,面积的大小与形状无关,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关。
2.填一填,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1)一粒钮扣的面积约是2()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
(3)一个教室地面的面积的是48()
(4)黑板长4()
五、沟通“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师:学习到这儿,我们知道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以前学习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边一起说边用手比划)
师: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呢?(出示课件)
生:面积单位表示的是面的大小:而长度单位表示的是线段的长短。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
问题的方法,你们学的都很棒
u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课型:新授 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0—P7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亲自参与探究实践活动,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纸张。学具袋: 用来拼摆的小圆形、小正方形、小长方形。两张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
(一)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多媒体出示两个电视屏幕并设问:如果这两个电视播放动画片,你选择哪一个看?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2、动手感知: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文具盒、数学书的面以及课桌的面,看谁的面大呢?
3、你还能说说我们教室内其它物体的面吗?(黑板、大屏幕、门)并比较各物体的面的大小。数学书的封面和桌子的面比较,谁大谁小?数学书封面和黑板面呢?
4:通过摸和看这些物体的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板书:物体的表面)
(二)、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设问:只有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吗?老师这儿有两个图形,看一看哪个平面大?(课件出示圆、长方形)
2、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投示其他图形)你们看看哪个平面大?
3、通过刚才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师小结: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它们的面也有大小。(板书:封闭图形)
二、揭示面积的含义
1、刚才我们一起摸的、看的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面积)
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2、据答板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运用“面积”术语,叙述比较常见的物体表面的大小。
(引导说话如:黑板的面积比电脑屏幕面积大)
三、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1、激疑:我们知道了面积有大小,那老师这儿有两个长方形纸片,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呢?(重叠比较)
2、再出示两个图形,请同学们小组内想办法比较一下。(小组活动)
现在,请同学利用手上的学具用自己的方法摆一摆,验证一下。
汇报。
要点:为什么不用圆形?用正方形合适还是用长方形合适?为什么?
小结:你们在比较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用的学具大小要一样)
3引入: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的单位。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1)、学生自学教科书P73—P74的内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问:你学到了什么?汇报、交流。
(让学生边汇报,边板书: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举例说明。
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或1平方分米?
(计算机的键盘、手指的指甲、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量一量数学书的封面….. 从自己的学具中找出相应的学具展示说明或用手比划)
(3)、感知1平方米的大小。
师:那1平方米又是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这就是1平方米的面积,大家猜猜,这里面能站几个人?
来,验证一下。(学生出来示范)
四、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面积与面积单位,想不想展示一下新本领?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三、一班教室占地面积约为48(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为8( )。
3、《曲阜教育》的版面面积约为24( )。
4、王菲同学身高125( ),刘翔叔叔夺冠时,身披的五星红旗面积大约是1(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0分米。( )
2、小明家客厅铺的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瓷砖,面积是1米。( )
3、升旗竿的高度是10平方米。( )
(三)、帮马小哈解决问题。在○填上“>”、“<”或“=”。
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或感受?给自己、同学或老师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六、作业:运用所学,将下段话填完整?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 )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1( )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 )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为3( )的床上,做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梦。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乙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