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罗马四处征战劫掠金银,从各国商人手中购买丝绸。丝绸,将中国和罗马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
波斯、阿拉伯、印度人成了东西中间商,中亚和西亚成为各种文明交汇处,促进了绿洲城市繁荣。
丝路商贸使游牧民族得以出售草原特产,向过往商队征税,以购买谷物、武器、铁器、织品和其他各种奢侈品。
…………
“丝绸之路”只是一条丝路?一条古路吗?
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古老的商业之路,更是一条炫目至今的文明之路。丝绸之路,是一篇篇的绚丽文章,是一串串的友谊之珠,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开放的进取之路。丝绸之路是“和平、友好、开放、交流”的象征。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阳 关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阳 关
玉门关
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
地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号称有63万人;最小的“依耐
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畜
牧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
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小国林立
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受到匈奴的侵扰
开辟丝路——张骞通西域
凉州词
唐·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荒凉、危险、毫无生机、神秘莫测
从以上诗句中,你能感受到西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思考:壁画描绘了什么情景?汉武帝亲自相送,说明了什么?张骞能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西域之行呢?
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汉武帝
张骞
目的: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时间:
目的:
结果: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班超:再通西域
张骞:凿空西域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张骞:凿空西域 班超:再通西域
公元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西到波斯湾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久居异地,年老思乡。皇帝为之动容,102年召之回朝。班超经营西域31年,归途中旧病加剧,艰难跋涉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同年病逝,享年71岁。
西汉
公元76年朝廷命班超回朝
疏勒王拔刀自刎以死挽留
于阗百姓紧抱马腿求汉使
班超放弃东归建功于边陲
73年.鄯善国
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远达波斯湾而返。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
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都护
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公元前60年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时间:
职能:
意义:
首任郑吉
地点乌垒城
西汉疆域
标志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
职权: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
河西走廊
西域地区
西 亚
欧 洲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二、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诸岛
西来
东去
苜蓿mùxu
佛教
良种马
葡萄
石榴
核桃
胡琴
舞蹈
丝绸
铁器
凿井技术
造纸术
漆器
铁器
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商人、僧侣、技术工匠、使者……
思考:行走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这些人的活动会给历史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西来
东去
丝绸之路
凿井技术
铁器
造纸术
丝绸
铁器
漆器
石榴
苜蓿
核桃
葡萄
天马
佛教
乐舞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地位: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延伸:一带一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倡议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一带一路” (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英文缩写是OBAOR或OBOR)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它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
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等宗教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专家点评
见证亚欧交流
推动城市发展
联系重大事件 反映宗教传播
练一练
1、王之涣《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2、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3、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政府为加 强这一地区的管辖而设立
A 西域都护 B 新疆都护
C 宣政院 D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A
B
B
1、图片一中的人物出使到的地方称为什么地方? 他最初出使的目的是什么?
2、图片二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它的起点是哪里?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
3、图片一中人物的出使活动与图片二展示的通道开通有什么相同作用?
图片一 张骞
图片二
西域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丝绸之路 长安 丝绸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我们应该一道努力,倡导文明宽容,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间制造断层线。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中国将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地区事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通过对话找到各方关切的最大公约数,为妥善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