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讲述:(老师) 韶关位于粤北山区,北江中上游,南与清远相邻,北部与湖南和江西交界;气候温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山清水秀,景观丰富多姿,异彩纷呈,有名山、名刹、溶洞、激流、温泉、原始森林等。我的故乡是:讲述:我的故乡是:(学生)莲山锦绣盐田港区景观探索:湖南凤凰古城西藏日喀则“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章青藏高原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东北西南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一、区域和区域差异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季风区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江南地区油菜种植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完成教材P7“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气 候水 文 特 征植被和土壤区域特征形成主导因素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东 部 季 风 区南 方北 方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阅读《教材》P10图1-1-9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江南水乡东北森林 请大家阅读教材P10—12图文,绘制一幅“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表格。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课堂练习 将教材P13“表1-1-2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转绘成一幅折线图。案例研究: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比 较两盆地区域差异比较表项目气候地形水资源开发水文区域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作业: 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2、完成《优化设计》P8“我夯基、我达标”部分; “文基”另加“我综合、我发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