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27 08: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章末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2.日常生活中将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蛋白,冷却到室温蛋白也不会再变回到蛋清状态,这是因为(  )
A.高温使肽键数增加,使蛋白质结构更稳定
B.高温使肽键断裂,室温下不能重新形成
C.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
D.高温加快了鸡蛋中的酶促反应且不可逆
3.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不同生物体内所含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
C.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合成的
D.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肽链内部盘曲折叠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依靠的是一些化学键,如二硫键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氧来自羧基
C.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有(n-m)个—CO—NH—结构产生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5.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相同的是(  )
A.胆固醇、脂肪、脂肪酶
B.淀粉、核糖、脂肪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脂肪、性激素、磷脂
6.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以及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脂肪
B.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细胞
C.核酸、蛋白质、细胞、脂肪、糖类
D.蛋白质、细胞、核酸、糖类、脂肪
7.不同生物的核酸种类及分布不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B.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只含DNA,不含RNA
C.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D.原核细胞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8.下列关于单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多聚体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不一定是它的单体
B.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CO2和H2O,所以CO2和H2O是脂肪的单体
C.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单糖
D.组成DNA和RNA的单体的分子组成不同
9.如表所示为人体某种蛋白质的结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一般不超过21种
B.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
C.合成该蛋白质时至少失去207分子的水
D.氨基酸之间通过“—NH—CO—”相连接,构成多肽链
10.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从而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
B.结合水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C.水既能作为溶剂,也是一些生化反应的原料
D.种子在晾晒变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水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
11.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
C.种子萌发过程中,催化脂肪分解的酶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会导致种子有机物重量下降
12.下列关于细胞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B.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C.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D.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1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e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缺Fe会导致贫血
B.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在收获季节,种子中自由水的相对含量降低,代谢减弱
D.与水生植物相比,沙漠植物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高
14.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将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游离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的总数依次是(  )
A.4个、50个、50个 B.10个、40个、40个
C.9个、42个、8个 D.9个、49个、49个
15.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中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5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16.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几丁质广泛分布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其由甘油与磷酸及其衍生物组成
D.食用油大多含饱和脂肪酸
17.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胰岛素
C.叶绿素
D.甲状腺素
1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所必需的元素
C.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1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加酒精处理的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呈紫色
B.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只有脂肪的鉴定必须用到显微镜
D.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先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5 g/mL的CuSO4溶液,出现紫色
20.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K+ Na+ Mg2+ Ca2+ NO H2PO SO Zn2+
培养液浓度(g/L) 1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A.Ca2+ B.SO
C.Zn2+ D.H2PO
21.某运动员比赛后的化验报告显示体液中Ca2+含量太低,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出现抽搐。这一事实说明Ca2+的生物功能之一是(  )
A.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2.下列有关糖和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B.脂肪先转化为糖类,才能分解供能
C.北京鸭的肥育,就利用了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的原理
D.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23.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为脱氧核糖核酸、Ⅱ为核糖核酸、Ⅲ为核酸
B.Ⅰ为淀粉、Ⅱ为糖原、Ⅲ为纤维素
C.Ⅰ为固醇、Ⅱ为胆固醇、Ⅲ为维生素D
D.Ⅰ为原核生物、Ⅱ为细菌、Ⅲ为酵母菌
24.如图表示一个由16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的二硫键(—S—S—)是由两个—SH化合形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65个肽键和1个二硫键
B.该分子中至少有167个氮原子
C.该分子中至少有168个氧原子
D.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258
25.如表所示为人体中几种功能不同的多肽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多肽化合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氨基酸数 9 9 10 22 51 660 524
A.多肽化合物①和②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为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等
B.若多肽化合物⑤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则⑤中含有的肽键数为49
C.多肽化合物⑥和⑦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为21种
D.表中数据表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这些功能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1分)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是__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物质还有一种多糖广泛分布于甲壳昆虫等外骨骼中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纤维素是________的重要成分。
(2)若图乙所示化合物为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过程形成的,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羧基。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________。
(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核糖组成,即图中的b,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特定的化学键连接,即图中的②。
(3)图丙所示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4个氨基酸的R基只有3种,因此,氨基酸的种类是3种;该化合物有2个羧基,在②和⑨处;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
27.(12分)如图是组成生物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质量的①和②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若由A构成水稻的储能物质,则该储能物质可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测。
(2)小分子C和D在组成上的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的结构通式________;F4为________,若F4是由2条肽链构成的,A链有21个氨基酸残基,B链有30个氨基酸残基,F4含有的肽键数为________个。
(4)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科学研究表明: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大,而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小。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自由水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随着发育期的不同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是细胞内的良好________,有利于物质的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的顺利进行,所以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________。
(2)抗旱性强的植物体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________,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________。
(3)含水量不同的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mg/(100 g·h)]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烤,失去的是________水。
(5)血液凝固时________水转变成________水,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________。
29.(15分)Ⅰ.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试剂和方法:________(填序号)。
①0.1 g/mL NaOH ②0.1 g/mL NaCl ③0.01 g/mL CuSO4 ④0.05 g/mL 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___________。
Ⅱ.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含有还原糖。有观点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为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请填空:
(1)实验原理:__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A、B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第2章 章末检测(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答案 D
解析 不同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较大。
2.日常生活中将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蛋白,冷却到室温蛋白也不会再变回到蛋清状态,这是因为(  )
A.高温使肽键数增加,使蛋白质结构更稳定
B.高温使肽键断裂,室温下不能重新形成
C.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
D.高温加快了鸡蛋中的酶促反应且不可逆
答案 C
解析 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蛋白是因为高温能够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冷却到室温蛋白也不会再变回到蛋清状态”是因为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不能再恢复。
3.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不同生物体内所含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
C.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合成的
D.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答案 D
解析 一般来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正确;不同生物体内所含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B正确;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合成的,C正确;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而不是化合物,D错误。
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肽链内部盘曲折叠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依靠的是一些化学键,如二硫键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氧来自羧基
C.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有(n-m)个—CO—NH—结构产生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答案 A
解析 一条肽链特定区域的盘曲和折叠依靠的是氢键,A错误;氨基酸之间经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肽键,生成的H2O中,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氧原子来自羧基,B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因此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有(n-m)个—CO—NH—结构产生,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其基本结构——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D正确。
5.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相同的是(  )
A.胆固醇、脂肪、脂肪酶
B.淀粉、核糖、脂肪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脂肪、性激素、磷脂
答案 B
解析 胆固醇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酶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淀粉、核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是C、H、O,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B正确;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是C、H、O,C错误;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组成元素是C、H、O,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D错误。
6.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以及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脂肪
B.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细胞
C.核酸、蛋白质、细胞、脂肪、糖类
D.蛋白质、细胞、核酸、糖类、脂肪
答案 B
解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选B。
7.不同生物的核酸种类及分布不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B.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只含DNA,不含RNA
C.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D.原核细胞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答案 B
解析 病毒中的核酸是DNA或RNA中的一种,A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但在细胞核中也分布有少量的RNA,B错误;人体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但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原核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D正确。
8.下列关于单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多聚体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不一定是它的单体
B.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CO2和H2O,所以CO2和H2O是脂肪的单体
C.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单糖
D.组成DNA和RNA的单体的分子组成不同
答案 B
解析 多聚体核酸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碱基,不是它的单体核苷酸,A正确;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不属于生物大分子,其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H2O和CO2,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是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属于单糖,C正确;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D正确。
9.如表所示为人体某种蛋白质的结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一般不超过21种
B.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
C.合成该蛋白质时至少失去207分子的水
D.氨基酸之间通过“—NH—CO—”相连接,构成多肽链
答案 C
解析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A正确;肽链数=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27-24=3,即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构成,B正确;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07-3=204,即合成该蛋白质时至少失去204分子的水,C错误;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NH—CO—)相连,D正确。
10.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从而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
B.结合水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C.水既能作为溶剂,也是一些生化反应的原料
D.种子在晾晒变干的过程中,失去的水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
答案 D
解析 种子晾晒过程中散失的是自由水,D错误。
11.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
C.种子萌发过程中,催化脂肪分解的酶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会导致种子有机物重量下降
答案 C
解析 由于脂肪中的碳氢比例高,所以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储存的能量多于糖,A错误;脂肪和可溶性糖所含有的元素都是C、H、O,所以在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过程中,不需要增加N元素,B错误;种子萌发时,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多,脂肪明显减少,说明催化脂肪分解的酶的活性较高,C正确;因为糖中O的比例远高于脂肪,所以当脂肪转化为可溶性糖时,由于氧含量的增加,种子有机物重量上升,D错误。
12.下列关于细胞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B.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C.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D.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答案 A
解析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也参与血脂运输,A正确;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或昆虫的外骨骼中,C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而非储能物质,D错误。
1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e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缺Fe会导致贫血
B.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在收获季节,种子中自由水的相对含量降低,代谢减弱
D.与水生植物相比,沙漠植物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高
答案 B
解析 Fe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缺Fe会导致贫血,A正确;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在收获季节,种子中自由水的相对含量降低,代谢减弱,C正确;与水生植物相比,沙漠植物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其抵抗恶劣环境,D正确。
14.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将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游离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的总数依次是(  )
A.4个、50个、50个 B.10个、40个、40个
C.9个、42个、8个 D.9个、49个、49个
答案 C
解析 这些短肽为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共有9条肽链,故游离氨基总数的最小值与肽链数相等,共9个;肽键总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即51-9=42(个);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肽链数-1,即8个,故选C。
15.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基本单位
B.乙图中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C.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5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答案 C
解析 甲图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丙图为核苷酸,是DNA或RNA的基本单位,A正确;乙图中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B正确;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四种碱基(A、T、G、C)、脱氧核糖和磷酸,最多有6种,C错误;丁图所示为二糖的分子式,故在小鼠体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D正确。
16.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几丁质广泛分布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其由甘油与磷酸及其衍生物组成
D.食用油大多含饱和脂肪酸
答案 D
解析 食用油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D错误。
17.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胰岛素
C.叶绿素
D.甲状腺素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知,蒿甲醚的元素组成为C、H、O。纤维素属于多糖,元素组成为C、H、O,A符合题意;胰岛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等,B不合题意;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Mg,C不合题意;甲状腺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I,D不合题意。
1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所必需的元素
C.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答案 A
解析 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有差异,A错误。
1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加酒精处理的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呈紫色
B.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只有脂肪的鉴定必须用到显微镜
D.在“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先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5 g/mL的CuSO4溶液,出现紫色
答案 C
解析 酒精处理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的蛋白质的肽键没有被破坏,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错误;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蛋白质不需要,B错误;在脂肪鉴定实验中,需要显微镜观察,C正确;双缩脲试剂B液的CuSO4溶液浓度为0.01 g/mL,D错误。
20.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 K+ Na+ Mg2+ Ca2+ NO H2PO SO Zn2+
培养液浓度(g/L) 1 1 0.25 1 2 1 0.25 1
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A.Ca2+ B.SO
C.Zn2+ D.H2PO
答案 C
解析 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应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种类包括Fe、Mn、B、Zn、Mo、Cu。分析表格中的无机盐离子可知,只有Zn2+属于微量元素。
21.某运动员比赛后的化验报告显示体液中Ca2+含量太低,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出现抽搐。这一事实说明Ca2+的生物功能之一是(  )
A.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体液中Ca2+含量太低,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出现抽搐,这说明Ca2+浓度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22.下列有关糖和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B.脂肪先转化为糖类,才能分解供能
C.北京鸭的肥育,就利用了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的原理
D.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答案 B
解析 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23.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为脱氧核糖核酸、Ⅱ为核糖核酸、Ⅲ为核酸
B.Ⅰ为淀粉、Ⅱ为糖原、Ⅲ为纤维素
C.Ⅰ为固醇、Ⅱ为胆固醇、Ⅲ为维生素D
D.Ⅰ为原核生物、Ⅱ为细菌、Ⅲ为酵母菌
答案 C
解析 由示意图可知,Ⅱ和Ⅲ之间属于并列关系,二者均属于Ⅰ。核酸有两种类型,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三者相互并列;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24.如图表示一个由16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其中的二硫键(—S—S—)是由两个—SH化合形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分子中含有165个肽键和1个二硫键
B.该分子中至少有167个氮原子
C.该分子中至少有168个氧原子
D.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258
答案 A
解析 由题可知该肽链含166个氨基酸,因此主链内部肽键数为165,但由图可知肽链自身折叠时又产生了一个肽键,所以肽键总数是166,A错误;N原子数=氨基酸总数+R基中N原子数,由题可知该蛋白质分子中N原子数至少是166+1=167,B正确;O原子数=氨基酸数+1+R基中O原子数,据题可知该蛋白质中O原子数至少为166+1+1=168,C正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相对分子质量(166×128)-脱去的水分子总相对分子质量(18×166)-脱去H总相对分子质量(2×1)=18258,D正确。
25.如表所示为人体中几种功能不同的多肽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多肽化合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氨基酸数 9 9 10 22 51 660 524
A.多肽化合物①和②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为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等
B.若多肽化合物⑤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则⑤中含有的肽键数为49
C.多肽化合物⑥和⑦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为21种
D.表中数据表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这些功能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答案 D
解析 组成多肽化合物①和②的氨基酸数相同,而功能不同,原因可能为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等,A正确;由于多肽化合物⑤中含有51个氨基酸,故若多肽化合物⑤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则⑤中含有的肽键数为51-2=49(个),B正确;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且多肽化合物⑥和⑦中所含氨基酸数很多,故多肽化合物⑥和⑦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为21种,C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D错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1分)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是__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除图中物质还有一种多糖广泛分布于甲壳昆虫等外骨骼中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纤维素是________的重要成分。
(2)若图乙所示化合物为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过程形成的,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羧基。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1)糖原 葡萄糖 几丁质 植物细胞壁
(2)核糖核苷酸 b ②
(3)四肽 3 脱水缩合 2 ③⑤⑦
解析 (1)由题图知,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是糖原;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核糖组成,即图中的b,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特定的化学键连接,即图中的②。
(3)图丙所示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4个氨基酸的R基只有3种,因此,氨基酸的种类是3种;该化合物有2个羧基,在②和⑨处;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
27.(12分)如图是组成生物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质量的①和②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若由A构成水稻的储能物质,则该储能物质可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检测。
(2)小分子C和D在组成上的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的结构通式________;F4为________,若F4是由2条肽链构成的,A链有21个氨基酸残基,B链有30个氨基酸残基,F4含有的肽键数为________个。
(4)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 碘液
(2)C含核糖,D含脱氧核糖;C含U不含T,D含T不含U
(3)RCHNH2COOH 胰岛素 49
(4)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②是脂肪,①是糖原,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的比例较高氧的比例低,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脂肪释放的能量较多。A为葡萄糖,在水稻细胞中形成淀粉(储能物质),淀粉可用碘液检测。
(2)分析题图可知,C是核糖核苷酸,D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具有的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的碱基是U,脱氧核苷酸具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T。
(3)E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CRHNH2COOH,F4能降低血糖,应为胰岛素。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1+30)-2=49。
28.(12分)科学研究表明: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大,而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小。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自由水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随着发育期的不同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是细胞内的良好________,有利于物质的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的顺利进行,所以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________。
(2)抗旱性强的植物体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________,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________。
(3)含水量不同的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mg/(100 g·h)]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烤,失去的是________水。
(5)血液凝固时________水转变成________水,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________。
答案 (1)游离 溶剂 运输 生物化学反应 高
(2)高 低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呼吸速率增加
(4)结合 (5)自由 结合 转化
解析 (1)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随着发育期的不同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有利于生物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所以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
(2)抗旱性强的植物体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高,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低。
(3)据题图可知,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呼吸速率增加。
(4)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烤,失去的是结合水。
(5)血液凝固时自由水转变成结合水,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29.(15分)Ⅰ.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试剂和方法:________(填序号)。
①0.1 g/mL NaOH ②0.1 g/mL NaCl ③0.01 g/mL CuSO4 ④0.05 g/mL 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___________。
Ⅱ.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含有还原糖。有观点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为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请填空:
(1)实验原理:__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A、B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答案 Ⅰ.(1)② ① (2)①④⑥ (3)洗去浮色
Ⅱ.(1)B (2)等量斐林试剂 50~65 ℃水浴加热2 min (3)A试管出现砖红色,B试管不变色
解析 Ⅰ.(1)在题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脂肪的检测实验;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还原糖的检测实验。
(2)实验①中使用的是斐林试剂,组成成分是①④,使用方法是⑥。
(3)检测脂肪时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Ⅱ.(1)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因为两种植物中含有其他蛋白质,所以不能通过检测蛋白质来验证,所以可以通过检测两种植物提取液是否可以将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所以设计实验的实验原理为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A、B两支试管应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50~65 ℃水浴加热。
(3)如果A试管出现砖红色,B试管不变色(或B试管呈蓝色)说明该观点正确。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