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27 08: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章末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 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可能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2.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③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⑤ D.②③④
3.有一位同学做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e过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B.a~b过程发生了中心粒的倍增
C.b~c过程核膜逐渐消失
D.d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
5.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
A.8、16、16 B.8、8、8
C.16、0、16 D.16、16、16
6.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7.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显微镜下同一个视野里,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C.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8.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9.下面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B.分裂的结果是随机地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C.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都不再分裂
D.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10.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C.de段表示着丝粒的分裂
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1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可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B.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C.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可以观察到赤道板
D.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会出现细胞板
12.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依据细胞分裂特点,鉴别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佳的方法是检查(  )

A.OA段DNA的复制方式和数量
B.BC段是否出现赤道板
C.CD段是否出现着丝粒分裂
D.DE段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13.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可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14.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的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
15.如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对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过程分别表示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B.C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C.b、c、d、e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基因
D.如果a是一个植物细胞,则b肯定无法在体外培养成植株,因为b已经分化
1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B.①过程增加了细胞数量,②过程增加了细胞种类
C.图中②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图中③④⑤过程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17.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前期,核仁逐渐消失
B.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NA数目加倍
D.在分裂末期,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
18.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形态结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1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20.科学家探究了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醋酸铅浓度(mg/L) 胸腺细胞凋亡率(相对值)
甲 0 0.35±0.05
乙 125 1.03±0.52
丙 250 1.65±0.40
丁 500 3.08±0.56
A.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
B.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小鼠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C.实验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D.细胞凋亡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与基因无关
2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22.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①噬菌体使细菌裂解的过程 ②创伤引起的细胞死亡 ③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 ④表皮细胞的自然更新 ⑤花瓣的自然脱落 ⑥机体癌细胞通过化疗被杀死
A.①②③⑥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23.下列例子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用玉米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B.一颗种子发育成一棵植株
C.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发育成皮肤
D.断尾的壁虎重新长出了尾巴
24.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25.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1分)图甲是一个细胞分裂周期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不同时期,图乙表示细胞分裂的某一个时期,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e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为1∶2的时期是________,纺锤体形成的时期是________。(均用图甲字母回答)
(2)根据图乙可判断,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个。
(3)图乙细胞是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的变化曲线。
27.(14分)图1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部分简图,图2是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中DNA数目变化,据图回答:


(1)图1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图1的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1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发生在核糖体上。
(3)图1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8的时期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1中表示细胞分裂后期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简述该时期的分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BD段对应图1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8.(10分)图中细胞A为某动物的正常体细胞,此细胞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细胞A内的染色体数为32条,则动物个体D的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条,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核内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经过③过程产生了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不同细胞中____________的执行情况不同。
(3)通过④⑤⑥⑦过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细胞癌变。据报道,某饮料中含有致癌的添加剂,为检测该饮料能否引起细胞癌变,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年龄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A、B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某饮料,B组每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并记录影响情况,若要进一步确定组织肿块是否为癌细胞,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②上述步骤二主要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原则,实验中的“普通饲料”属于________变量。

第6章 章末检测(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 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可能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答案 B
解析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与外界物质转运和交换的速率越快,A、C正确;细胞不能无限缩小,是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B错误;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D正确。
2.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③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 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重叠 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⑤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离,细胞未分散开,经压片处理,才能将细胞分散开,成为单层,便于观察,①错误;装片上的细胞都是死细胞(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不管其处于哪个时期,都不会再继续变化,所以观察一个中期细胞只能观察分裂中期的特点,⑤错误。
3.有一位同学做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是因为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方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也有可能是因为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的观察视野。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
4.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e过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B.a~b过程发生了中心粒的倍增
C.b~c过程核膜逐渐消失
D.d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 B
解析 e过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属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a~b过程发生了DNA的复制,属于分裂间期,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B错误;b~c过程染色质丝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前期,核膜逐渐消失,C正确;d时期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5.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
A.8、16、16 B.8、8、8
C.16、0、16 D.16、16、16
答案 A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DNA已经完成复制,一条染色体中包含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中有1个DNA分子,所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16个染色单体和DNA。
6.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在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染色体是细胞的结构,但不是细胞器。
7.下列有关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显微镜下同一个视野里,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C.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答案 D
解析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显微镜下同一个视野里,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错误;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C错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D正确。
8.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 B
解析 a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正确;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B错误;d结构为细胞板,逐渐扩展成为细胞壁,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
9.下面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B.分裂的结果是随机地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C.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都不再分裂
D.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答案 D
解析 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经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形成染色体组成和母细胞一样的两个子细胞,B错误;有丝分裂形成的大多数细胞会再持续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D正确。
10.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C.de段表示着丝粒的分裂
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答案 D
解析 bc段曲线上升,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由1变为2,说明发生了DNA的复制,A正确;cd段细胞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处于有丝分裂的G2期、前期和中期,说明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de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根据纵坐标含义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所以ef段为后期和末期,后期核DNA含量与cd段的相同,只是染色体数目不同,末期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D错误。
1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可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B.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C.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可以观察到赤道板
D.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会出现细胞板
答案 B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着丝粒分裂的结果,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而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A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随着细胞一分为二而减半,B正确;赤道板并不是细胞中存在的结构,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不能观察到赤道板,C错误;细胞板出现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D错误。
12.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依据细胞分裂特点,鉴别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佳的方法是检查(  )

A.OA段DNA的复制方式和数量
B.BC段是否出现赤道板
C.CD段是否出现着丝粒分裂
D.DE段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C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DNA复制的方式相同,A不符合题意;赤道板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均会出现着丝粒分裂现象,C不符合题意;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会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这可以作为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标志,D符合题意。
13.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可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 D
解析 a图所示的细胞核膜已经形成,细胞板已经存在,为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A错误;b图所示细胞可代表蛙的红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是不能分裂的细胞,也没有细胞核,B错误;c图所示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C错误;d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
14.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的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
答案 D
解析 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着丝粒分开,染色单体数为0,A正确;图1所示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3中的BC段,图3中CD段的变化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即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的过程,B正确;图4中的d表示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N,而染色体数目为4N,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C正确;图4中的a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3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错误。
15.如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对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过程分别表示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B.C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C.b、c、d、e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基因
D.如果a是一个植物细胞,则b肯定无法在体外培养成植株,因为b已经分化
答案 D
解析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所以b可以被培养成植株。
1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B.①过程增加了细胞数量,②过程增加了细胞种类
C.图中②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图中③④⑤过程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 D
解析 题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生长;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③④两个过程。
17.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前期,核仁逐渐消失
B.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NA数目加倍
D.在分裂末期,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
答案 C
解析 在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A正确;在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染色体的数目加倍,DNA的数目不加倍,C错误;在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D正确。
18.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形态结构改变
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改变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所以细胞形态结构也发生了改变,A不符合题意;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其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同,B不符合题意;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不同,C不符合题意;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细胞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
1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B错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在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行细胞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20.科学家探究了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醋酸铅浓度(mg/L) 胸腺细胞凋亡率(相对值)
甲 0 0.35±0.05
乙 125 1.03±0.52
丙 250 1.65±0.40
丁 500 3.08±0.56
A.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
B.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小鼠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C.实验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D.细胞凋亡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与基因无关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表格中甲组醋酸铅浓度为0,是对照组,其余三组是实验组,A错误;甲组实验说明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小鼠胸腺细胞也会发生凋亡,B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随着醋酸铅浓度增加,胸腺细胞凋亡率不断升高,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C正确;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与基因有关,D错误。
2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答案 D
解析 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B错误;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C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D正确。
22.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①噬菌体使细菌裂解的过程 ②创伤引起的细胞死亡 ③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 ④表皮细胞的自然更新 ⑤花瓣的自然脱落 ⑥机体癌细胞通过化疗被杀死
A.①②③⑥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噬菌体使细菌裂解,属于细胞坏死,不是细胞凋亡,①错误;创伤引起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坏死,不是细胞凋亡,②错误;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不是细胞凋亡,③错误;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如表皮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④正确;花瓣的自然脱落属于细胞凋亡,⑤正确;通过化疗杀死机体癌细胞的过程,是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⑥错误。
23.下列例子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用玉米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B.一颗种子发育成一棵植株
C.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发育成皮肤
D.断尾的壁虎重新长出了尾巴
答案 A
解析 用玉米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种子是植物的器官,因此一颗种子发育成一棵植株是植物正常的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发育成皮肤,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断尾的壁虎重新长出了尾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24.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答案 D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乙组细胞DNA含量在2C~4C,说明正在进行DNA的复制,A正确;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比例大于分裂期,B正确;丙组细胞中不是全部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只有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如果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多,D错误。
25.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a峰对应细胞内DNA相对含量为40,b峰对应细胞内DNA相对含量为80,A正确;癌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复制完成时,DNA分子的相对含量是复制前的2倍,则DNA含量在a、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正确;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已完成DNA的复制,所以应被计数在b峰中,C错误;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峰对应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由此可见该药物抑制了DNA的复制,D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1分)图甲是一个细胞分裂周期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不同时期,图乙表示细胞分裂的某一个时期,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e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为1∶2的时期是________,纺锤体形成的时期是________。(均用图甲字母回答)
(2)根据图乙可判断,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个。
(3)图乙细胞是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的变化曲线。
答案 (1)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染色体的复制) a、b a (2)4 4
(3)动物 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向内凹陷 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4)如图所示:

解析 (1)图甲中e为分裂间期,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为1∶2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即图甲中的a、b;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即a时期。
(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4条,DNA分子4个。
(3)图乙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向内凹陷,是动物细胞;在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DNA变化规律为:间期数目加倍(2N→4N),末期结束,随细胞分裂数目还原(2N),图见答案。
27.(14分)图1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部分简图,图2是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中DNA数目变化,据图回答:


(1)图1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图1的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1缺少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发生在核糖体上。
(3)图1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8的时期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1中表示细胞分裂后期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简述该时期的分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BD段对应图1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 (1)植物 有细胞壁 B、C、A、D
(2)间 DNA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B、C A DE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4)B、C
解析 (1)图1细胞为方形,表示有细胞壁的存在,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根据分裂期各时期特征判断,A、B、C、D分别表示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图1的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
(2)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1缺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简图。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发生的活动主要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1细胞中B、C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图1中A表示分裂后期,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DE段,此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之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4)图2中BD段对应前期、中期,对应图1中的B、C。
28.(10分)图中细胞A为某动物的正常体细胞,此细胞可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细胞A内的染色体数为32条,则动物个体D的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条,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核内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经过③过程产生了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不同细胞中____________的执行情况不同。
(3)通过④⑤⑥⑦过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2 1∶2
(2)遗传信息
(3)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解析 (1)动物个体D的细胞核来源于细胞A,故其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供核细胞A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在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故染色体数与核内DNA分子数之比为1∶2。
(2)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A经过细胞分化产生了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④⑤⑥⑦过程表示核移植,可以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29.(15分)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细胞癌变。据报道,某饮料中含有致癌的添加剂,为检测该饮料能否引起细胞癌变,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年龄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A、B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某饮料,B组每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并记录影响情况,若要进一步确定组织肿块是否为癌细胞,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②上述步骤二主要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原则,实验中的“普通饲料”属于________变量。
答案 (1)①无细胞壁(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或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限制)
(2)核糖体、中心体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基因(或遗传物质) 一定的流动性
(4)①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三者缺一不可) ②单一变量(或等量) 无关
解析 据题图可知,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增殖,导致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等。
(2)人体内无膜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⑤与⑥的形成为细胞分化,根本原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实验设计中要遵循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中是否饲喂饮料为自变量,因变量为是否发生细胞癌变,其他为无关变量,对照组中除无饮料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