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教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生物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教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27 08:56:45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列举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掌握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2.积极讨论,大胆尝试,全面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设计技巧。
3.勤动脑,多动手,在学习和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最基本元素:

基本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有机化合物


结合水,作用是

,作用是

无机化合物

存在形式:
无机盐
作用


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还原性糖:原理:还原性糖+ ;
还原性糖主要包括 ,果糖,麦芽糖。
选材:
过程:2ml组织样液 1ml斐林试剂(注意: )
观察颜色为
脂肪:原理:脂肪+
选材:
检测过程:切片




制片






蛋白质:原理:蛋白质+
选材:
过程:2ml组织样液 1ml 4滴 观察颜色

玉米细胞与人体细胞含量最多元素种类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些含量较少的元素是否并不重要?





3、比较玉米与人体细胞元素种类与含量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 C、H、O三种元素在人体内质量分数约为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3.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占细胞干重和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
A. O,C B. H, C C. N, O D. C, O
4.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C、H、N、P、Mn B. Cl、Fe、S、N、Mg C. B、Cu、Zn、Mn、Mo D. N、P、K、Cu、Fe、I
5.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尿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混现用
6.下列关于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溶液可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 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7. 血红蛋白和叶绿素所含有的无机盐离子分别是()
A. Ca2+和Mg2+ B. Fe2+ 和Mg2+ C. Fe3+ 和Na+ D. Ca2+ 和Na+
8.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当缺Mn2+时,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的离子( )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9.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 )
A、钙?????????? ???? B、铁??????? ???????
C、锌???????? ?????D、硒
10. 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蔬菜,配制的培养液中,下列哪种离子的含量最少?( )
A.SO42-????? B.Ca2+????? C.Zn2+?????? D. H2PO4-
二、非选择题:
11. 表一
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 水母 鱼类 蛙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含水量 97 90-85 70 65 90 60-80
                  表二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骼 骨骼肌 心脏 血液 脑
含水量 10 22 75 79 83 84
1、据表Ⅰ和表Ⅱ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生物的含水量比陆生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晒谷种时晒出的水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
3、心脏是坚实的,血液是流动的,但两者的含水量仅为4%之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总结】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元素种类上具有 性,而元素含量上具有 性。
2. 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为 ,基本元素为 ,大量元素为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
还原性糖:
脂肪:
蛋白质:
4.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鉴定物质
添加顺序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5. 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为 和 ,结合水的作用为 ,自由水的作用为① ② ③ ④
6.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为 ,主要作用为① ②
7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新陈代谢 ,生长速度 ,如干燥的种子中所含的主要是 ,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 ,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8. 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增多时,代谢强度 ,抗旱、抗寒性能 。











答 案
【预习导学】
一、C;C、H、O、N;C、H、O、N、P、S;Fe、Mn、Cu、Mo、Zn、B;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溶剂;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离子;Fe2+;Mg2+;生命活动;
三、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苹果或梨;现配现用;水浴加热;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花生种子;最薄;染色;苏丹Ⅲ染液;去浮色;双缩脲;紫色;豆浆或鲜肝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
【问题导学】
不是,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不正确,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按生物体中的含量划分的,不是按作用划分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必不可少,是必需元素。
水;蛋白质;水。
结合水和自由水,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拓展】
自由水;结合水;无机盐
代谢旺盛,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升高;休眠,比例降低;干旱和严寒时,自由水转变为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降低。
可以用缺少这种离子的培养液(其他离子都有)培养植物,看是否出现生长不良等症状,若出现,再加入这种离子,看症状是否消失。若消失,说明是必需。
【课前检测】
一、选择题1-5 CADCB 6-10 DBBAC
二、非选题
1.水;多;多;2、自由水;3. 心脏的结合水比例高于血液
【知识小结】
1.统一性;差异性;
2.C;C、H、O、N;C、H、O、N、P、S
3. 还原性糖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脂肪和苏丹Ⅲ染液反应生成橘黄色;蛋白质和双缩脲反应生成紫色;
4.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甲液:0.1g/ml NaOH,乙液:0.05g/ml CuSO4 A液:0.1g/ml NaOH,B液:0.01g/ml CuSO4
鉴定物质 还原性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后立即使用 先加A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
反应现象 砖红色 紫色









5结合水;自由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良好的溶剂;参与反应;细胞生活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离子;构成细胞的成分;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活跃;加快;结合水;自由水;
下降;增强




预习导学

一 细胞中的元素

二 细胞中的化合物

良好的
参与反应
细胞生活环境
运送

构成细胞的成分,如 构成血红蛋白、 构成叶绿素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

选 的几片薄片置于洁净载玻片中央

:滴2-3滴 ,染色2-3

:50%酒精1-2滴

制临时装片:滴1-2滴蒸馏水,加盖玻片

镜检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观察点,再用高倍镜观察

课前检测



PAGE



8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本节内容在引言中就提出了关于生命的物质组成相关问题,学生都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但是如何从理论层面阐述生物组成成分就变得更加重要。本节内容通过从元素,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可以更加明确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后续再通过实验证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是生物体所必须的成分。
教学策略:
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比自然界与非生物界,元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理解各种元素及化合物对生物体的作用。物质鉴定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并通过实验选择最理想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观念: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是从无机环境获取的,同一元素在生物界与无机环境含量差异巨大。
科学思维:科学的选择实验材料,保证实验材料不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与检测。
科学探究:探究碳为什么会成为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社会责任: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环境中,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组成?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地壳与细胞元素含量的差异
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元 素地壳细胞 O48.6065.0 Si26.30极少 C0.08718.0 N0.033.0 H0.7610.0
问题: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说明什么?
2.细胞中的各元素含量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大不相同,这说明什么?
结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但是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说明生命和非生命的无机环境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格中的问题,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探究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作为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它可以构成不同的生物体。那么元素在各种细胞中的含量是怎样的?(对比玉米与人体细胞元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
玉米和人体化学元素含量对比表:
玉米 人
氧 44.43 14.62
碳 43.57 55.99
氮 1.46 9.33
氢 6.24 7.46
钾 0.92 1.09
钙 0.24 4.67
磷 0.20 3.11
硫 0.17 0.78
铁 0.08 0.012
比较玉米细胞与人体细胞的元素及含量,谈论下列问题并进行展示:
1、玉米细胞与人体细胞含量最多元素种类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一些含量较少的元素是否并不重要?
3、比较玉米与人体细胞元素种类与含量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结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含量较多的元素是:C、H、O、N等四种。不同生物体的组成元素大体相同;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归纳得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H、O、N、P、S;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Zn、Cu、Mo
补充说明:各种元素本身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干重与鲜重下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明确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正确理解碳是最基本元素。
探究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讨论:作为生命的细胞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如花生和大豆的应用中有很大的不同,花生可用来榨油,大豆常用来做豆腐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参考课本P17提供的表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85%~90%
无机盐:1%~1.5%


蛋白质:7%~10%
核酸和糖类:1%~1.5%
脂类:1%~2%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现象:
知识点 可溶性还原糖 脂 肪 蛋白质
实验原理 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实验步骤 样液制备 选材 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最好 浸泡1~2 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方法 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 黄豆浸泡切片→研磨→过滤→ 滤液
鉴定步骤 样液→加斐林试剂→振荡→水浴加热煮沸 切片→染色→漂洗→镜检 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加双缩脲试剂A无明显变化,加双缩脲试剂B后溶液变成紫色
注意事项 1.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2.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成甲液(NaOH:0.1 g/mL)乙液(CuSO4:0.05 g /mL)来保存,用时必须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双缩脲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环境,再加B
每组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选取两种进行鉴定,并记录
交流实验结果:每一组实验选取一个人介绍实验情况,然后分析实验成败的得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随堂练:
1.关于松鼠和松树体内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最可能不正确的是(A )
A. 含量相同
B. 种类相同
C. 具有统一性
D. 具有差异性
2.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
A.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
B.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C. 在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1~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D.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