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3 大气的运动
2.3 大气的运动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 理解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 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会判读气压图,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4、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地理意义
2、 风产生的原因及风向的辨别
2、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使得不同纬度的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而不同纬度地表的热量不同又会使得不同纬度近地表的大气受热不同。那么不同纬度近地表的大气受热不同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新课讲授]:
一、大气的热力环流
结合多媒体“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认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注意交代: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结:
[承转]:
热力环流包括大气的垂直运动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上面我们研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接下来我们将重点研究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重点分析“三力作用下形成的风”多媒体演示,了解风产生的原动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注意交代基本概念: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
方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1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2 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摩擦力:
方向与风向相反
减小风速
总结: 风向
[反馈练习]:判读具体的等压线图和风向(展示等压线图)。
[教学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以及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热力环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会了判读气压图。
[板书设计]: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巩固练习]:
资料1、 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
资料2、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峪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原动力
直接原因
大气水平运动
(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
气压差
低压
高压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热力环流
直接
原因
根本
原因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
水平
运动
大气
垂直
运动
冷热不均
太阳辐射
越往高、气温越低
越往高、气压越低
不同高度
1008
1010
1002
气温低、气压高
气温高、气压低
同一高度
一般情况
1006
1004
(北半球)
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原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 转 偏 向 力
摩 擦 力
垂直等压线 高压指向低压
平 行 于 等 压 线
斜 穿 等 压 线
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第 1 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