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环流形成过程,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使学生明确全球大气是一个整体,大气环流在物质和能量输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地球仪、胶条、用投影胶片自制红蓝箭头,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挂图),投影片:空白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大气环流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表格。
教学过程
【复习内容】 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前面作题:
要求:(1)写出A、B两点地面及高空的高低气压状况,并画出A、B两点间高空及地面的风向
(2)分别画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A点的风向画完后请学生回答: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是什么?在运动的地球上南北半球风向偏转的规律是什么?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为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分布的不均,使全球的大气在不停地运动。我们把全球大气有规律的运动称之为大气环流,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四、大气环流
【启发观察】 请看地球仪,我们沿任一条经线来研究大气运动情况。
首先,假设地表均匀,地球静止不动,地球上大气将如何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在地球仪上用箭头演示:
赤道空气受热上升(红箭头向上指)→到高空形成高气压,极地空气冷却下沉(蓝箭头向下指)→高空形成低气压,赤道大气由高空流向极地(红箭头向北弯,用胶条与蓝箭头底部相连),极地大气则由地面流向赤道(蓝箭头向南弯,并用胶条固定在地球仪上),形成单圈环流。
【板书】 1.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请同学们看本节教材第64页的“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图”。
【启发提问】 地球实际是在不停的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运动的地球上大气受几个力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请看地球仪。
【教师在地球仪上演示】 箭头1下半部分为红色,顶部为蓝色;箭头2下部为红色,顶部为蓝色;箭头3为蓝色;箭头4为红色。
(1)赤道大气受热上升(箭头1底部固定,向上指),到一定高度后向北流去,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向右偏转;
(2)到30°N附近偏转成西风,因为赤道上空气流源源不断地流来,空气在30°N上空聚集,产生下沉气流(箭头1向下到地表用胶条固定在红蓝交界处),到地表后向南北分流(将箭头1蓝色部分在地面弯回赤道,将箭头2插入胶条下指向60°N附近,用胶条固定在红蓝交界处);
(3)极地空气冷却下沉(箭头3中部用胶条固定在地表,指向60°N附近)后在地表流向低纬;
(4)在60°N附近,冷暖两股空气相遇,暖空气(箭头4)顺冷空气(箭头3)爬升到高空后,向南北分流,补充到极地高空与30°N高空(箭头2顶部蓝色部分弯回到30°N高空处固定)。
【提问】 请观察地球仪,形成了几个环流圈呢?
学生回答:有三个,即:A.低纬环流圈;B.中纬环流圈;C.高纬环流圈。
【总结板书】 2.假设地表均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请同学们将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画在笔记本上(参考教材第65页插图)。
【启发提问】 请考虑在0°N、30°N、60°N、90°N的近地面高低气压状况如何?把它们标在图中(提醒注意是近地面)。如果在南半球会怎样?
(学生讨论,并找一位同学将高低压名称标在示意图上)
【总结概括】 由于大气环流,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依次是(指挂图):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记忆方法是:气压带高低相间分布——高、低、高、低、高、低、高。
这里高压与低压的成因并不相同: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提问】 在高低气压带之间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存在,于是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六个风带,你能否根据高低气压状况,画出风向?如果在南半球风向如何?
找一同学将风向画到示意图上。
【总结】 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分别是(指挂图):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东北)信风带、低纬(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记忆方法是:风带东西相间分布——东、西、东(信)、(信)东、西、东。
【板书】 (1)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巩固练习1】 空白气压带、风带投影片,请同学回答各带的名称(提醒注意纬度范围)。
【巩固练习2】 做游戏,方法如下:
将全班分为七个小组,分别代表南北半球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教师提问,各组按要求回答,限时三秒,回答正确则为小组加一分,累计分多的小组为胜。如教师说:赤道空气受热上升,代表赤道的同学立刻回答“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即加一分;又如教师说:0°到30°S之间是什么风带?代表信风带的同学立刻回答“东南信风带”即可得一分……
【启发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大气环流的具体表现。大气环流有什么作用呢?请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表格】
同学讨论发言,教师引导
【概括总结】
大气环流在全球进行温度的调节,在经线方向上的热量输送中大气环流约占80%。同时大气环流在水分的输送中也有很大的作用,这一部分后面还要学习。总之,地球大气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物质与能量能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各地,而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
【板书】 (2)大气环流的意义
【启发提问】 请同学们读课本第67页插图,讨论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形成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季节移动,使气压带和风带也产生了移动,在北半球一般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板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均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四、大气环流
1.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地表均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
(1)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2)大气环流的意义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