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学习目标
秦邦宪
1907.6.24~1946.4.8
化名博古(俄语“上帝”音译)
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李德[奥托·布劳恩]
1900.9.28~1974.8.15
又名华夫 曾用名李特罗夫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王明
1904.4~1974.3.27
原名陈绍禹(一说玉)
安徽金寨县(今属六安市)人
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根本原因),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的原因
(1)时间:
(2)出发地点:
(3)人数: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
(中央革命根据地)
八万人。
长征开始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红军主力86000多人,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1934年11月,红军冒着枪林弹雨,拼死冲杀,突破了敌人四道防锁线,渡过了湘江,但是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蒋介石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如果去湘西,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到达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红军强渡乌江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遵义会议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时间
内容
地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意义
周恩来
毛泽东
王稼祥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前,由于红军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使党中央和红军能胜利完成长征,转到抗日的前线,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四渡赤水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的意义: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后急行军到金沙江的皎平渡口,用7只小船,经9天9夜,将部队全部安全地渡过了金沙江,把长征以来一直尾随的蒋介石军队甩掉了。 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彻底摆脱敌人。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渡过金沙江的意义: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敌人以机枪、炮兵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红4团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翻过大雪山
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
80000?6000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吴起镇)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瑞金出发
结果:
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堂小结
2.下列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 八七会议 B. 七届二中全会
C. 遵义会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开辟新的根据地
C. 北上抗日
D. 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
A
知识检测
3.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巧渡金沙江 ②强渡大渡河
③四渡赤水河 ④飞夺泸定桥
⑤渡过乌江
A. ⑤①②③④ B. ⑤③①②④
C. ②④⑤①③ D. ③⑤①②④
B
4.从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的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 )
①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②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的道路艰难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A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