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我的问题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后,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50°N10°E温带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邻近地区中纬度挖掘隐性信息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的杜伊斯堡是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多特蒙德位于鲁尔区东部,是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的迄点。德国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资料1]评价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评价:1、便捷的水陆交通
2、充足的水源
3、广阔的市场(西欧) 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公里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范围内加工、消费。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资料2]评价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评价:3、广阔的市场(本国)
4、劳动力资源丰富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埋藏较浅。[资料3]评价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评价:5、丰富的煤炭资源
6、离铁矿区较近,可以方便地从
周边国家输入铁矿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1、便捷的水陆交通2、煤炭资源丰富3、水源充足4、离铁矿区较近,输入便利5、劳动力资源丰富6、市场广阔(德国、西欧)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工业电力工业运入铁矿石钢铁工业丰富的水源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机械工业煤化工电力工业采煤工业钢铁工业主导产业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生产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老化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外因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严重内因新兴产业不愿来此安家落户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对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冲击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3、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业转 型提供了支撑:2、产业转移,调整工业布局:多特蒙德大学煤城焦作出路何在?1.位于欧洲十字交通的中心,是联系北欧和南欧,西欧和东欧的枢纽。
2.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市场广阔 埋藏浅,露天多,近水平煤层1.法国(洛林铁矿)到鲁尔区
2.瑞典、俄罗斯通过鹿特丹港口到鲁尔区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在鲁尔区的工业重新布局中,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改变。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以联营的方式把炼铁厂建到荷兰海边,再把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钢。原因是就近通过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2003年3月,鲁尔区的一家炼焦厂被一家中国公司买下,拆除运往中国山东。在这之前,克虏伯公司在多特蒙德的一整座钢厂也被拆往中国的马鞍山等地。国际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大力促进风能发展 德鲁尔区重见青天碧水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安家落户创造条件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铁、石油、森林资源(2)便利的水陆交通(6 )重工业市场广阔(3)水资源较丰富(辽宁缺乏)(4)劳动力资源丰富(5)农业基础好。东北三省经济下降的原因(1)产业结构老化、单一(2)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较小(4)技术、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竞争力弱,资源利用率低(5)环境质量下降(3)部分矿产资源枯竭(6)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1)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强抓机遇。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转移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造力度。(2)改造传统工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3)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4)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5)引进民间资本,外资。政府政策、资金等支持。(6)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