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研学旅行-问题研学-快乐旅行
研学旅行计划
深圳
北京
成都
对外开放的起步
研学旅行
第一站——深圳博物馆
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的优势是什么?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问题研究:为什么经济特区能吸引外商?“特”在哪里?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提供税收、手续等优惠条件。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第一站-深圳博物馆-深层问题研学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问题:结合材料谈谈经济特区作为“窗口”发挥了哪些作用?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学旅行计划
上海
北京
重庆
对外开放的扩大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对外开放的扩大
研学旅行
第二站——上海浦东博物馆
1985年-1988年
对外开放的扩大
研学旅行
第二站——上海浦东博物馆
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长三角经济开放区
闽东南经济开放区
珠三角经济开放区
材料一 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迅速崛起和国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和城市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相比,上海这座风光了多少年的昔日远东最大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城市已显得黯然失色。
——《复兴之路》
材料二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城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上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带动整个沿江的开放
研学旅行
第二站——上海浦东博物馆
研学旅行
第二站——上海浦东博物馆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推动浦东成为什么中心?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沿江城市
研学旅行
第二站——上海浦东博物馆
1992年对外开放的扩大
陆地边境城市
内地省会(首府)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你该如何报道这则消息呢?
开放过程
开放范围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东部沿海
中西部内地
内 地
研学旅行
研学整合: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多层次
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在保持与美国、日本、欧洲和港澳地区贸易持续增长的同时,大力开拓周边国家、东盟和东亚国家、中东国家的市场,努力增加与非洲地区和拉美地区的贸易,采取多种形式发展与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往来。
——陈文敬等《振兴之路:中国对外开放30年》
材料2:由引进生产技术和资金开始,中国的对外开放将囊括贸易、金融、商业零售等经济上的方方面面,还要拓宽到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特点
全方位
宽领域
图一 中国近代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
图二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图
依据地图,说一说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城市(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共同点?这两个时期的开放又有何不同?
小组讨论:
落后
富裕
研学旅行计划
博鳌
对外开放的深化
研学旅行
第三站——海南博鳌
龙永图: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第一任秘书长,G20中心秘书长。
自主学习:
1.WTO的职能有哪些?
2.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3.中国何时加入WTO?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晒晒我的国
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对外开放意义
材料一 自对外开放以来,大陆经济规模已经翻了两番,GDP达到5万8千多亿美元,去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人认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名义GDP将超过美国。
材料二 唐山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八方的含义是:全国范围救援,自力更生,无须外国援助;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八方的含义是:世界各国,包括日本、韩国、美国等伸出援手,中国政府积极接受,中国人民热切的欢迎来自各国的救援队。这样的变化,正是对外开放的结果,中国人的心态变了,不再拒绝世界。
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封闭心态,改善中国国际形象
想一想:中国该如何去应对这场“战争”呢?
(提示:对外向谁诉求?
对内如何发展?)
研学旅行经历分享
研学旅行
深圳
博鳌
雄安
上海
第9课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40年,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加入······为我国参与······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开始
整理时间轴
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 1984年 1985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2001年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开放沿江沿边及内地省会城市
加入世贸组织
2、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正确的事(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
C
练一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