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1000以内数的认识(P74、P75例1)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计数器图片。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
1、猜一猜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师引导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鸟巢)2008年的奥运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奥运会的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生猜的各不相同)
2、揭示课题师: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 看来这个数肯定比较100多得多呀,过去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现在用这些数还能表示出这个意思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比100更大的数,我们先从1000以内的数开始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 探究新知:
(1)数数,认识1000以内的数,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共17分钟)
活动一:数一数(15分钟)数正方体,建立1000个小正方体的直观感像。
师:我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这样的(举起一个小正方体)小正方体?估估一估!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怎么办?(数一数)你打算怎么数
汇报: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个一百个的数。。。
师:那我们就小组合作,数一数它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想一想,怎样数能很快的数完?完成后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出示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数正方体。
汇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找两个小组汇报,小组汇报后追问:这两组同学他们都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10个一是几?十个十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十?10个十是几?一百一百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百?10个一百是几?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你们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数许多个物体时是一个一个的数这种方法与一百一百的数这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那我们就用同学们总结的方法一起来数数。老师播放课件,
师: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地拉出数一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 正好数了几个一百?一百一百的数,十个一百是?
活动二:学生总结:(2分钟)
通过数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师:A、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
师:B、当物体个数较多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一百。
师:C、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二)认识计数单位:(5分钟)
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数数的时候,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以个做计数单位,(板书:个)当物体个数再多一些时, 可以一十一十的数,以十做计数单位,(板书:十)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以百做计数单位。(板书:百)那数更多的物体时呢?“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应该写在哪儿呢?板书:千。
请你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并用手指出千的位置。请你拨出一千,千位上的这一颗珠子就可以表示一千。通过观察这些计数单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小组讨论)
板书:进率10师小结: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2)拨一拨,拨1000以内的数:(10分钟)
关于数数,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做一个数数比赛。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教师用课件演示计数器拨珠学生齐数,学习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3、游戏:我拨你数,使用自己手里的计数器,学生边拨边数从100,一个一个的数到120从198,一个一个数到203从220,一十一十数到310
3、 巩固提高:不使用任何工具数数。
①从198数到206,大声数,开始!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 (199到200的转变)
②从985数到1000,同桌你数一个我数一个,开始。
③从890数到1000,学生齐数。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999到1000的转变)
④数出496后面连续的五个数。
⑤数出890前面连续的五个数。
四、布置作业完成教材79页练习十六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