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Unit5 B Let’s talk
单元名称: PEP4 Unit5 My clothes
教材版本: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
授课年级: 四年级
一、整体设计思路
(一) 以内容整合挖掘育人价值
衣服是每个人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日常生活不同的活动影响着我们不同的穿衣方式。我们创设外出旅游的情境,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源于教材,适当拓展学习资源,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统整,将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融入其中。
(二)以任务驱动促进语言学习
本单元的语用目标设计为“My clothes for trip”.本课设计引入“Packing clothes for trip”这一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各种衣物的名称,询问询问是谁的衣服,并作出正确回答。学会读图并提取语段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进行尝试有序的输出,使语言更丰富并富有逻辑。
(3)以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思维
本课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设计,力求对学习内容、重难点等进行概括提炼,还试图以思维导图独特的分支方式引导学生有逻辑的思考以及有条理的表达。第一分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语境,明确任务,让学生明白去“做什么”。第二分支“对话”帮助学生梳理核心句型,让学生知道“说什么”。第三分支“思考”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让学生知道“怎么说”。第四分支“挑战”帮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操练,实践中“说”。
(3)以信息技术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运用Focusky软件制作移动终端课件,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运用易课软件,将学生在课堂需要反馈的内容拍照上传,将学生的课堂展示视频直播录制,便于学生观看,发现问题。 运用Pad电子书包的互动精灵,教师适时将学习内容推送到学生的Pad,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有效性。
(五)以评价伴随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中,关注“随学评价”,教师通过设置激励性语言、粘贴奖励评价、课堂评价单等多种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
1.能够掌握字母组合le的发音规则,能够读出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并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
2.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clothes, pants, hat, dress, skirt, coat, sweater, sock, jacket, shirt,并能够正确使用上述单词和词组谈论衣服情况。
3.能够听、说、认读句型:Are these yours? No, they aren’t.They’re Chen Jie’s. Is this John’s? No, it isn’t. It’s Mike’s. 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 Whose pants are those? They are your father’s.等句子描述和谈论衣服情况。
学习能力
1.学会在学习新知识时使用正迁移,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形成知识体系。
2.能够在与教师、同伴、小组的合作交流中提升表达能力。
思维品质
能够通过辨别、分析表达自己爱好;能够通过看图捕捉主要信息,尝试从语篇中提取、整合信息,从而运用信息;能够将信息通过分类、整合,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并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表达。
文化意识
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穿衣方式中的文化差异;了解衣服的搭配方式,了解不同场合穿衣方式的不同;
(二)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5 Part B Let’s talk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设计引入“收拾外出行李”这一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各衣服的名称,询问衣服的位置及所属等。本节课学生能根据“帮Sarah打包行李”任务要求,运用核心句型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s. Whose pants are those? They’re …’s.询问并回答物品的主人。
【学习目标】
语言能力
1.能利用自然拼读法听、说、认读coat, pants, those,whose,mine等单词。
2.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听、说、认读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 Whose pants are those? They’re your father’s.并能在情境中运用该句型询问并回答物品的主人。
3.能整体感知对话、听懂并理解对话内容。
4.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5.通过学习本课的衣服,了解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养成合理、美观、大方、舒适的穿衣观念。
学习能力
1.学会在学习新知识时使用正迁移,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形成知识体系。
2.能够在与教师、同伴、小组的合作交流中提升表达能力。
思维品质
能够通过看图捕捉主要信息,能够将信息通过分类、整合,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并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表达。
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场合穿衣方式的不同。
【评价活动方案】
1.设计在语境中读图的环节,通过学生个人、分组等活动,关注学生能否使用已有的语音知识拼读新词达到三会,以评价目标1。
2.创设构建思维导图、巩固练习、观看微视频、Let’s sing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组间交流、同位交流等询问物品的主人活动,关注学生能否用正确的语音语调练说核心句型,以评价目标2。
3.创设Sarah’s family要去旅游准备衣服的情境,学生们这节课要帮Sarah一家帮忙收拾衣服,提出“不知道是谁的衣服”的问题,通过读图、带着任务看视频的环节,一步步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整体把握文本,理解对话,以评价目标3。
4.设计模仿跟读、角色配音和新知运用等环节,通过学生集体、小组等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以及在情境中运用核心句型,以评价目标4。
5.设计欣赏活动,通过介绍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养成合理、美观、大方、舒适的穿衣观念,以评价目标5。
【课前活动】
1.学生运用语音拼读自主预习本课时新授词汇coat, pants, whose, those.
2.通过构建思维导图预习本节课内容。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分析
Step1 Warm up 复习旧知,为新知呈现做铺垫。 1.Magic eyes 看课件,快闪快现复习单词 动画复习,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引入情境、明确任务和评价 (1)读图,Who are they?呈现Sarah一家要去旅游的情境 Where are they now?我们要帮忙收拾整理行李。 (2)思维导图构建情境,初听文本,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教师利用Pad,向学生推送题目(3)教师运用Pad查看学生正确率 (4)提出问题: 我们要帮Sarah一家收拾衣服,但是问题是:我们不知道都是谁的衣服,因此先通过对话学习了解。 (1)读图,了解情境、任务和评价,回答人物、地点 (2)看视频,运用Pad回答问题B They’re preparing clothes. 学生通过读图,了解了对话中相关信息;观看对话录像,整体把握了对话内容。(2)借助思维导图呈现情境,学生明确了问题和任务以及评价。
2.图片二新词、句型学习操练 呈现外套(1) oa→ coa→ coat →It’s a coat. (2)借助思维导图,学习句型教师接着问:Whose coat is this? 学习 who →whose 及Whose coat is this? Watch and answer 学生回答It’s mother’s. 通过ask together,师生一起问Sarah的妈妈: — It’s mine. 教师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呈现—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3)师生分别作Sam, Mum, 对话练习(4)句型操练并展示 ①图片呈现另一 mum’s coat T: the magic fairy can tell you whose coat this is . Let’s ask the magic fairy.图片呈现妈妈图片及音频:It’s mine. 学生练习句型②同样方式呈现Sam, Sarah的外套,分别运用男生问Whose coat is this? 学生齐答;女生问Whose coat is this?学生齐答,操练③两人小组练习的方式操练对话Pair work A: Whose coat is this? B:It’s mine. (1)学生看图片,利用语音拼读拼读单词coat, whose。 (2)学生通过呈现的mother、Sam、Sarah操练词汇及句型 —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3)师生对话操练—Whose coat is this?— It’s mine.(4)句型操练并展示 ①图片呈现另一 mum’s coat Ss: Whose coat is this? 图片呈现妈妈图片及音频:It’s mine. 学生练习句型②分别运用男生问Whose coat is this? 学生齐答;女生问Whose coat is this?学生齐答,操练③Pair workA: Whose coat is this?B: It’s mine. 利用课件动态呈现衣服所属,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借助动态图片进行师生、生生练习,组间、两人小组练习,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人差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操练充分巩固了核心句型 —Whose coat is this? — It’s mine.
3.图片三新词、句型学习操练 (1)单词pants学习 呈现pants图片,panda → pants 2)单词those及Whose pants are those?学习 动态由近及远呈现对话中father’s pants. T: Whose pants are those? 学习o_e→tho_e→those 及Whose pants are those? 教师思维导图呈现句型,学生练习读。 听图片三录音Listen and match →They’re your father’s. (3)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组间练习对话 (4)①呈现father, Sam, Sarah的动态由远及近图片,组间问答操练②然后两人小组,选图练习,展示 A: Whose pants are those? B: They’re …. (1)学生看图片,利用语音拼读拼读单词 pants, those.(2)①学生通过呈现的由远及近的father的pants,学习操练句型- Whose pants are those? ②听图片三录音Listen and match →They’re your father’s.(3)生生分两组对话操练A: Whose pants are those? B: They’re ….(4)①组间练习根据呈现的father, Sam, Sarah的动态由远及近图片,组间问答操练②Pair work并展示A: Whose pants are those? B: They’re …. (1)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发散思维得以训练。(2)借助动态由远及近图片体会those, 进行生生练习、组间、两人小组练习,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人差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操练充分巩固了核心句型A: Whose pants are those? B: They’re ….
4.思考this & those的异同 观看微视频,学习this & those用法 观看微视频,学习this & those用法 学生借助微视频解疑答惑,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5.完成思维导图 学生思考,完成思维导图 完成思维导图的任务,及时检测了学生对this & those的掌握,学生发散思维得以训练。 (2)利用易课互动教学系统,将学生填写的思维导图随拍随传,学生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
6.吟唱歌曲,巩固句型 Let’s sing Let’s sing 歌曲音频结合句型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听音跟读;看视频体会穿父母衣服的趣味 观看图片视频四,学生利用funny的语气练习句型 Oh, no! Sam! You’re funny. 观看图片视频四,学生利用funny的语气练习句型 Oh, no! Sam! You’re funny. 视频呈现,渗透孩子喜欢穿大人衣服,体会乐趣。
整体听读、模音、扮演 Listen and imitate the whole talk. 2)Let’s dub 学生利用手中Pad Listen and imitate the whole talk. 2)Let’s dub 学生运用Pad,模仿跟读并给对话配音,学生初步运用本课句型。
Step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句型应用 呈现行李单,帮助Sarah家打包衣服并谈论这些衣服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组内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衣服,运用句型练习 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发散思维得以训练,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利用易课互动教学系统,将学生对话展示视频直播,学生在感受课堂教学趣味的同时,树立了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
2.德育渗透 1.视频拓展,德育渗透 学生欣赏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明白: We should wear suitable clothes on different occasions.2.养成合理、美观、大方、舒适的穿衣观念。 1.学生欣赏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视频。 2.养成合理、美观、大方、舒适的穿衣观念。 德育渗透视频,形象生动,增强学生对如何穿衣理解。
四、Homework
1. Listen and imitate the talk.
2. Please talk about the clothes in your groups.
五、Board design
Unit 5 B Let’s talk
【课堂评价单】
1.Let’s think and finish the mindmap.(思考,选择合适的词完成思维导图。)(评价目标1,2)
coat pants glasses hat shirt shoes
二、Let’s talk. (评价目标2,3,4)
A: Whose ___ is this?
B: It’s _____. Whose ___ is this?
C: It’s _____. Whose ___ are those?
D: They’re _____. Whose ___ are those?
A: They’re 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