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 常见的天气系统[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台州 常见的天气系统[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6-19 16:3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必修I《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
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严群燕 318020
Tel:13957610970 Email:hybczxzq@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知识点前后联系较密切,可由学生通过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来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达成目标,组织知识时, 要设计一个易于认知的逻辑顺序,易于感知的发生过程,易于推知的规律结论。鉴于以上想法,本节选用多媒 体辅助教学,以多媒体动画显示低压、高压系统及锋面的天气过程。学生可在直观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类比, 掌握规律。具体分两步:一、运用天气系统结构图,通过列表对比,简要分析气旋与反气旋的空气流动方向及其天气特点。分析知识内容、理解原理、掌握方法、正确理解高低压的气流状况,形成动态的、立体的地理空间观念。二、运用示意图,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对比,简要分析冷锋和暖锋的区别及天气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结合原理示意图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思维,并能够通过学习初步解释引起当地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什么?以及在此天气系统的影响下,天气还将如何变化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根据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从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删繁就简,介绍了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 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要求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会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天气的影响,并能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分析。
学情分析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本节教材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的概括与提升。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等内容,对于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压和气流状况,教师稍作复习,适当点拨,学生应该能够领会,并理解各自的天气特点。学生已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学过锋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对锋面内容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点在于如何在气旋图上判读冷锋和暖锋,如果能从冷锋和暖锋的概念入手,问题就迎刃而解。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掌握冷锋和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了解锋面气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掌握冷锋、暖锋的形成特征,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大气环境的侧面感知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养成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朴素情感和态度。
重点难点
教材的重点是锋面系统和低压高压系统天气变化的形成过程;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及其天气特点。
难点是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的判读。
教学策略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综合运用发现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和比较法。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看每天的天气预报;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讲授—→组织自主探究—→学生实践活动—→解答学生的新问题
教学步骤:
创设教学情境
播放视频: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的天气形势分析及天气预报(部分)
新课导入:央视的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根据天气形势图分析的结论。如何从天气图上分析天气形势呢 我们能否做到呢 这正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
板图:略呈三角形的闭合的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值由外到内分别是1005百帕、1000百帕、995百帕)
指导学生研究学习:从等压线的分布得出低气压和高气压的概念;分别在低气压图和高气压图各选四个点A、B、C、D,让两个学生到黑板前画出这四个点的风向(北半球)。要求:先用虚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用实线画出受地转偏向力和摩察力影响后的风向。其他学生分两组分别作图研究分析南半球的低压区和高压区气流状况。
选择部分作品投影分析:并归纳:低气压的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北半球向右偏转成-----逆时针方向旋转流进,这种气流象江河中的旋涡,低气压又叫气旋。高气压区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与低气压区的气流方向相反,高气压又叫反气旋。气旋与反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这里要注意的是: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分别指同一种天气系统。低压与高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

板书: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投影:动画演示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
得出规律:气旋:北逆南顺;反气旋:北顺南逆。
手势归纳气旋和反气旋的运动特点:左右手定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方法:伸开双手,大拇指与四指垂直,大拇指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四指的指向代表水平气流的流向。北半球气旋: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下;南半球气旋: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下。
设疑: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中空气的垂直运动特征如何
进一步设疑:气流的上升和下沉会给天气带来怎样的影响?
投影:动画演示气旋垂直气流运动及天气情况。(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关键明确思路:上升 → 降温 → 水汽凝结 → 成云致雨 → 多阴雨天气
设问:刚才天气预报中播放的哪一种天气与气旋有关?
学生:台风
投影(拓宽视野):台风卫星云图
投影:动画演示反气旋的垂直气流运动及天气情况。
(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投影:表格总结气旋和反气旋的特点。(表格内容由学生回答)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空气水平运动方式 四周流向中心(北逆南顺) 中心流向四周(北顺南逆)
空气垂直运动方式 上升 下沉
天气特征 阴、雨 晴朗
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教师陈述:夏秋时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出现的热带气旋(台风)和七、八月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分别是气旋、反气旋天气的具体表现。
过渡:气旋、反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一般将锋面分为两种类型:冷锋和暖锋。
板书: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投影:动画演示某地一冷锋的形成和天气过程(基本图如下)
启发学生分析研究以下过程:(提示:可从气温、降水、气压、风等方面分析,要根据不同时间段,城市受何种气团或锋面控制)
(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格内容)
问题: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
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城市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过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天气现象 气温高气压低 晴朗 云层增厚,伴有雨雪天气、刮风、气温骤降 气温低,气压高, 天气晴朗

投影:动画演示某地一暖锋的形成和天气过程
(学生分析完成暖锋过境前后城市的天气情况)
设疑:如何区分冷、暖锋?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教师归纳。)
投影归纳:
如何区分冷锋和暖锋?
1、 看冷、暖气团谁主动
2、 看锋面标志
3、 看降水的主要位置
4、 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投影:进行应用训练
判断下列谚语和古诗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一场春雨一场暖 ------暖锋
一场秋雨一场寒 ------冷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冷锋
教师引导:天气系统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地面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它将引起各种更为复杂的天气变化。
板书:锋面气旋
教师引导: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在气旋图上判断锋面?(教师补充:气旋图上,锋面一般形成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内,即等压线弯曲最大处,并在相应位置画上锋线。)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到黑板前在气旋图上画出冷锋和暖锋的标志,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投影展示)
如何在气旋图上判断锋面?
判读步骤:
1、确定南、北半球;
2、确定冷、暖气团的位置;
3、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判断冷、暖锋。
进一步设疑:A、B、C、D四地中,目前可能发生降水的是哪几处?(A、D处)未来一段时间内B、D两地的天气将会怎样?(B地将有冷锋过境,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现象;D地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板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锋面气旋
活动实践:试做天气预报员
作业设计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
2、天气系统及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组合正确的是( BD )
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3、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四个地点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的是( A )
总结新课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这样,我们以后就能 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
问题研讨
1、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如何提高学生探究的有效性?
2、情境的创设、设疑与激趣,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尤其是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资料
1、《教师教学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2、《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3、《随堂纠错超级练》 浙江教育出版社
4、《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袁志虎
5、《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熊风华
6、《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蒋绪义
7、《大气的运动》课件 黄汉军
8、《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林作斌
9、《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郑娟
10、《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课件 网上未署名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