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XX市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终结性评价(新课标人教版).doc[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5—2006学年XX市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终结性评价(新课标人教版).doc[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1-10 16: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2005—2006学年XX市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终结性评价(新课标人教版)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入下面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的领土大部分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寒带
2.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新 B.黑 C.琼 D.内蒙古
3.上海的简称是( )
A.粤 B.渝 C.浙 D.沪
4.下列关于我国领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B.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位于大陆中部,是一个内陆国 D.我国只有一个陆上邻国
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期,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1800年以前 B.1849—1949年
C.1949—1990 D.1990—至今
6.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B.医疗水平落后
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7.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 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C.少数民族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 D.每个省区分别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8.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9.我国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0.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A.黑龙江的漠河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11.下列河流最终没有注入海洋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12.黄河中游流经(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3.下列属自然资源的是( )
A.石油 B.水稻 C.水泥 D.钢铁
1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人均耕地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15.下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16.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洗菜的水用于浇花
17.右图人物所代表的民族是( )
A.回族 B.朝鲜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18.第二亚欧大陆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是( )
A.北京、莫斯科 B.连云港、鹿特丹
C.上海、巴黎 D.天津、鹿特丹
19.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 )
A.沿边地区 B.沿江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20.我国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西人口分布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都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人/平方千米,成都是____________省的省会城市。
(3)拉萨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人/平方千米,拉萨是_____________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4)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是_________人/平方千米。
22.读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回答问题。(7分)
(1)季风区内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地改变。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_______(南或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偏________(南或北)风。
(2)非季风区能否受到夏季风的影响?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___(夏或冬)季风带来的。
(4)季风区与非季风在降水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将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山脉名称对应连线。
① 天山
② 秦岭
③ 台湾山脉
④ 大兴安岭
⑤ 太行山
⑥ 巫山
⑦ 南岭
⑧ 喜马拉雅山
(2)将图中序号与其对应的高原或盆地名称对应连线。
⑨ 塔里木盆地
⑩ 青藏高原
⑾ 准噶尔盆地
⑿ 云贵高原
⒀ 四川盆地
24.读下面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8分)
(1)四幅图中表示广州的是图______,表示武汉的是图______,表示北京的是图______,表示哈尔滨的是图______。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地7月气温相差______(大或小),1月气温相差______(大或小)。
25.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问题。(8分)
(1)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
(2)黄河丰富的水能最主要集中于________游。
(3)①和②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__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4)黄河在孟津以下河段为什么被称为“地上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治理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回答问题。(6分)
(1)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强耕地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耕地保护有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下图中的A、B、C三地,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居住在B、C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①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②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1)B地应选择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应选择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05—2006学年XX市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终结性评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C C B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D C D D B C A
二、综合题
21.(1)这条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多为100人/平方千米以上),以西地区人口密度小(多为100人/平方千米以上) 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地形、气候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2)400人以上 四川 (3)10—100人 西藏 (4)哈尔滨 100—400人
22.(1)南 北 (2)否 距海洋远(海陆位置),地形(山脉)阻挡 (3)夏 (4)季风区降水丰富,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23.(1)①大兴安岭 ②太行山 ③巫山 ④台湾山脉 ⑤南岭 ⑥秦岭 ⑦天山 ⑧喜马拉雅山 (2)⑨青藏高原 ⑩云贵高原 ⑾四川盆地 ⑿塔里木盆地 ⒀准噶尔盆地
24.(1)D C B A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的纬度是由高到低,其1月平均气温是由高到低,由图中气温曲线可判读出来 (2)大 小
25.(1)二 (2)上(上、中) (3)汾 渭 黄土 (4)泥沙沉积,河床抬高,高出两岸地面 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一旦决口,洪水泛滥成灾
26.(1)逐年减少 (2)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 (3)耕地是养活我国众多人口的物质基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将危及国家生存发展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禁止乱占耕地,立法保护,加大宣传等
27.(1)② 距市区近,市场需求量大,运输成本低 (2)① 离城市远,地价低,地势低平,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3)地形 气候(水源、土壤等) 市场 交通(技术等)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