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北极冰层二氧化碳
(CO2)全球气候变暖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学习目标1、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高于夏季。冬季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冬季生活取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冬季夏季数字表示通过不同途径产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值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阅读教材133页相关内容,了解科学家的三种不同观点。CO2对环境的影响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防治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哪些?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森林。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回顾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双氧水与二氧化锰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回顾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1)常用药品: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得二氧化碳。二、二氧化碳的制取(2)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HClCaCO3(3)气体发生装置A、B哪套装置可制取CO2?反应物:固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常温反应物:固体
反应条件:加热ABA二、二氧化碳的制取(4)气体收集装置哪种装置可收集CO2?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A)(B)(C)二、二氧化碳的制取探究活动1:实验操作:在烧杯中放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现 象: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结 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探究活动2:实 验: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现 象:塑料瓶变瘪。结 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⑷气体收集装置哪种装置可收集CO2?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A)(B)(C)(B)二、二氧化碳的制取(5)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二、二氧化碳的制取(6)CO2的验满以及检验方法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小试牛刀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 D 、人工净化除去二氧化碳
2、下列不是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的是( )
A 、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汽车尾气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
①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ADB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下列各组试剂中,最适宜的 是( )
A 在氧气中点燃木炭 B 石灰石和浓盐酸
C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碳酸钠和稀盐酸
5、鉴定二氧化碳气体常用( ),检验集气瓶中的 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可用( )
A 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B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CDB我的收获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一、CO2的循环
CO2 产生与消耗的主要途径二、CO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3+2HCl = CaCl2+H2O+CO2↑3、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6、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