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 )
A. 矿产种类少 B. 矿产总量少 C. 矿产分布过分集中 D. 人均矿产资源少
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 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 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D.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3.据分析,以每张贺卡10克计算,10万张为一吨,造纸每吨约需5.5立方米木材,折合下来制作3000万张贺卡需砍树7500棵。而且在造纸过程中,每吨纸浆产生废水300吨。为此,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 减少固体垃圾 D. 移风易俗
4.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 )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D.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5.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横断山区 D. 天山山脉
6.下列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北部 B. 辽东丘陵 C. 山东丘陵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7.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A. 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 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 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多
8.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下图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属于干旱地区,河水主要来源大气降水
B. 乙地处于半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C. 丙地处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
D. 丁地处于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
10.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最有效的办法是( )
A. 大力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C. 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
D. 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
11.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北方的耕地以( )
A. 旱地为主 B. 水田为主 C. 林地为主 D. 草地为主
12.我国土地资源的突出特点是( )
A. 耕地多,林地少,山地多,草地少 B. 耕地少,林地少,山地多,草地多
C. 耕地少,林地多,山地少,草地多 D. 耕地多,林地少,山地少,草地多
13.如下图反映的问题是( )
/
A. 我国水资源丰富
B.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
C. 水、土资源配合协调
D. 水、土资源南、北地区分配不合理,“水土矛盾”十分突出
14.以下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
A. 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B. 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 乱砍滥伐,引起土地荒漠化 D. 气候恶化,沙尘暴加剧
15.下列关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叙述,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B. 防止滥伐森林,毁林开荒的现象发生
C. 大力营造人工林,扩大森林面积
D. 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16.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是( )
A. 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B. 海洋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和动物资源 D. 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
17.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特点是( )
A. 夏秋少,冬春多 东南少、西北多 B. 夏秋少,冬春也少 南缺北丰
C. 夏秋多,冬春也多 南丰北缺 D. 夏秋多,冬春少 南丰北缺
18.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B.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
D. 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不断更新和再生
19.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 土地资源 B. 气候资源 C. 生物资源 D. 矿产资源
20.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沙漠、地震、闪电、空气、风景等属于自然资源
B. 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C.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D. 自然资源的状况总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21.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 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 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 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22.我国水资源分布最少、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 西北内陆、海河流域
C.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23.下列对可再生资源理解错误的是( )
A. 我们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所以空气是可再生资源
B. 铁矿石可以被炼成钢铁,钢铁可以制造机械,所以铁矿石是可再生资源
C. 我家门前的河水总是流不尽,说明水是可再生资源
D. 太阳光总是每天照耀大地,给我们温暖,说明太阳光是可再生资源
2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我们每个人应该做而且都可以做到的是( )
A. 治理水污染 B. 节约用水 C. 跨流域调水 D. 开采地下水
25.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简答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能源现状:吉林省是能源相对缺乏的省份,目前,电力装机容量不到1400万千瓦,人均不足1000千瓦,而在电力结构中,火电装机容量占64%左右,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仅占30%左右。在煤炭缺乏、燃煤又是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着力发展新能源成为能源建设的重点内容。吉林省把新能源作为发展方向,加大对风电、核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的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
(1)列举上文提及的可再生资源;
(2)说出利用新能源的优点;
(3)制定一份生活节能简要计划。
27.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
/
材料二:《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2)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有哪些不良的影响?(写出一条)。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写出一种现象)
(4)请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议。(写出一条)。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所剩无几”
/
材料二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问题。
(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3)小明认为,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今后不会出现资源危机,小强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帮小强说出理由:人均资源继续;资源、破坏;社会经济,对资源需求。
29.读下图甲“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及漫画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
(1)从甲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不利的是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乙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导致了严重的。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改变这种现象。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除了乙图所示的以外,还出现了、等问题。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0.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
(1)漫画A、B反映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B。
(2)漫画C、D反映了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C;D。
(3)日前,各种环保节能方式已成为地球人文明生活的新趋势,请写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节水措施(两条即可)、。
(4)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有效办法是。
答案解析
1. D2. A3. B4. D5. B6. A7. C8. C9. D10. B11. A12. B13. D14. C15. A
16. D17. D18. C19. D20. A21. D22. D23. B24. B25. B
26. (1)风电、核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2)清洁,环保,可再生;(3)及时关闭电源、提倡步行或乘公交、少开空调等。
27. (1)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2)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污染环境,造成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威胁人类生存或破坏森林
(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等
(4)电烤
28. (1)人口与资源(2)人口多(3)减少;浪费、严重;发展,增加
29. (1)土地类型齐全;耕地;(2)乱砍乱伐;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种草);(3)乱占耕地;过度放牧;切实保护耕地。
30. (1)乱占耕地;过度放牧;(2)浪费严重、污染严重;(3)生活中可以一水多用;农业用水中可以漫灌改为滴灌;(4)修水库、跨流域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