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与差异 教学设计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为指导,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动植物繁殖方式方面的问题,教学中引领学生从观察自身与父母及其他成员的相似和差异入手,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并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相关现象,培养学生尊重生命规律,正确看待生命世界中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及强烈的求知欲,尤其对生命世界奥秘的探索.新课标下的科学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他们的年龄段,因此学生接受起来应该轻松自如.
五年级共有27人,管理比较方便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接受科学已经两年半,都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对该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由于学生均来自农村,见识面窄,再加上教学设备的限制,因此一些探究调查活动无法开展,导致学生只能硬性接受.
学生不喜欢死记硬背,喜欢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比较差劲.
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要培养,美术功底也欠缺.
三、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
五年级下册的生命科学以“生命的延续”与“生物的延续”这两条线索展开,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不同的生殖方式,找出生物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珍爱生命,关注与繁殖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生物技术新成果.本节授课内容为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八节:相似与差异.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及教师引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四、教学目标:
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同种物种的相似点.
能用实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能从全班同学的四种性状中发现规律.
能说明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己收集观察绘制图表认识生物的多性状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难点:学生对观察结果的整理及绘图对现象反映的准确性.
六、教学准备:
镜子、全体家庭成员的合影照.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从小到大虽然我们的身体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变化,但是仍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长得真像你的爸爸或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有没有进行过观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进行探究.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现在拿出你的小镜子及全家福照片仔细观察一下,一会老师找学生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观点:发现一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师问: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一一列举.
老师追问:那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用我们今天的标题又该怎么说呢?
学生答:相似、差异.
师“乘胜追击”:为什么会出现相似与差异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因为存在遗传和变异.
师问:那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老师对遗传和变异的含义进行最后总结.
活动2:找“朋友”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舌、额头、耳垂、手指四方面特征上与咱班同学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接下来我们就做一个找“朋友”的调查,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能找到与自己及其他人最相似的朋友(根据老师制作的表格你来完成)
讨论:从列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思考:世界上有没有各个特征完全一样的人.
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做最后评价总结:特征的比较项目越多,相似的人越少;世界上不存在一样的人.
师问:大家想一想,遗传和变异有什么意义呢?(讨论)
八、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
2学生是否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3学生能否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九、教学特色简述:
利用小组合作增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画图绘图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及数学美术知识的天赋并渗透极限的知识(当比较项目达到一个极限,由此得出形状完全一样的生物不存在)
十、板书设计:
8相似与差异
舌
额头
耳垂
手指
卷舌
不卷舌
发际有尖
发际无尖
有耳垂
无耳垂
拇指弯
拇指直
人数
学生记录单:
第一限制条件
第二限制条件
第三限制条件
第四限制条件
人数
卷舌
()
发际有尖
()
有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无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发际无尖
()
有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无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不卷舌
()
发际有尖
()
有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无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发际无尖
()
有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无耳垂
()
拇指直
()
拇指弯
()
注:()为满足该限制条件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