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材分析
?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二课。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一个是地球内部的力量,主要由地球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在其作用力下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另一个是地球外部的力量,主要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
?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的运动”两部分,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内部运动会造成火山和地震以及地形地貌的变化。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火山地震等现象寻找原因,从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察觉的,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本课主要通过是资料阅读、讨论交流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特别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在设计时采用模拟实验与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等
模拟实验材料:吹塑纸、泡沫、毛巾等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像我们一样每年都在长高,想知道是哪里吗?
出示图片:喜马拉雅山。
出示文字: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喜马拉雅山用了6500万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的高度。科学家探测它还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上升。
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喜马拉雅山绵延2400多千米,200——350千米,相当于13个左右的舟山市。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要让它不断的向上升起,那得需要多大的力量啊!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么庞大的力量可能来自哪里呢?
学生猜测
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走进地球内部去看看,哪里是怎样的?
(二)、认识地球内部结构
1、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
师:1)、从这幅地球内部结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地球内部分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让学生一起再说一遍,由外到里的结构。)
师:2、关于地球内部的这三层结构,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高山、高原最厚处70千米,最薄只有几千米,如大洋底部。地幔:温度高,是熔融状态的,会流动,是岩浆的来源。地核:温度很高约4000到6000摄氏度,相当于太阳表面的温度。】
师: 地核、地幔的高温都被地壳包裹在地球内部,里面一点都不平静。
出示视频:地球内部的运动
师:地球内部的这种运动,会对地壳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猜测【视频暂停】
师:科学家推测:正应为这样的运动,使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整个地壳被分成了几大块。【视频继续:地球板块分裂】
师:地球内部在不断的运动,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些分裂的板块与板块之间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猜测【碰撞、分离……】
师:怎样才能证实我们的猜想?
(三)板块运动与地形变化
1、模拟板块运动
视频:模拟板块运动实验。
师:模拟实验中:水、纸片、吸管吹气分别模拟什么?
生:水——地幔 纸片——板块 吸管吹气——让水运动模拟地幔运动
出示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
交流反馈:分离 碰撞
【过渡】师:地球内部运动,会让板块不断的碰撞、分离。证实的地球板块体积庞大,板块之间的这种碰撞、分离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模拟板块运动与地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师:这些仅仅使我们的猜测,让我们再来模拟一下板块的运动。
出示PPT:模拟板块的碰撞、分离运动
1)用2份海棉纸模拟两个大陆板块,把两份海棉纸平放在桌面,慢慢推近,模拟板块碰撞,观察板块的变化。
2)用橡皮泥水模拟板块,慢慢向两侧拉动,模拟板块的水平方向移动,观察板块会发生什么变化。
3)推测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真实的地球岩石层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模拟实验
看到的现象
推测可能形成的地形
1、碰撞
2、分离
学生实验
交流反馈:板块的碰撞——高山、盆地(视频)
板块的分离——峡谷、海沟、海洋(视频)
事例分析:推测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同学们,你们现在可以说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板块的碰撞)确实,科学家在研究地形形成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现象,说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位置:位于2个板块之间。物质:发现海洋生物。】
出示东非大裂谷,推测形成的原因。【板块的分离(拉张)】
【小结】板块的碰撞会使地球表面形成高山,分离形成裂谷、海沟、海洋等地形,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而缓慢。
【过渡】师:球内部运动一直在进行着,板块之间的碰撞、分离的运动一直进行着,那么当岩层能承受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地震和火山与地形变化的关系
1)模拟演示:板块受力到极限的变化
师:用泡沫演示板块挤压断裂。
【过渡】我们发现,当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泡沫会断裂,那么在真实的地球环境中,地壳发生断裂,产生的力量无比庞大,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测:地震
师:地震常常发生在地球的地壳层。地壳之下有熔融状态的岩浆,当岩石断裂,形成缝隙,这些岩浆在巨大的力量的作用下会怎样?
学生猜测:喷出来,形成火山
视频:火山、地震发生的视频。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的爆发释放,这么庞大的力量对地球表面地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书本资料阅读:了解火山、地震会形成山、岛、湖泊、裂缝……
(五)拓展
地球的这种运动,形成了地球表面各种地形。形成了各种奇异的自然景观,形成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等等。(图)
这种运动猛烈时会引发火山、地震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如何能够提前预防预警,非常重要。(图)
(六)小结
1、谈收获
2、课外探究了解更多关于火山地震,板块运动等等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