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8 10:38: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所用教科书
五年级科学
版 本
教科版
册数
上册
课 题
名 称
《光是怎样传播的》
所在单元及章节
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
页数
28—29






(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时,它是在前面学生对光和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光是如何传播的进行进一步探究。主要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推测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去解释影的形成原因。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光是以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以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和概括推理的思维能力;再引导学生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去解释影的成因,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在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活中哪里应用了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原理”这一问题,以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教师所在学校学情为基础)
学生对影子的形成条件及特点已经了解,知道影子的形成离不开光,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但对光是如何传播的并不十分清楚,对为什么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解释不好,不会独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本课学习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不同方法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1.科学概念: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2.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1.知道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会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寻找推测依据、设计实验验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解决措施:抓住教材,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通过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学生猜测,引出课题。这时,教师并没有下定论,而是深挖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继而教师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用笔画一下它的传播路线。
然后分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我们再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课件:舞台灯光、城市夜光)
学生根据观察推测光的传播路线,说出依据。
预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说明。
通过一步一步感知,进而上升到理性,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给每组准备相关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设计。









难点:会用不同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解决措施:学生讨论设计、验证,教师适时指导。
实验设计固然重要,但若好时过长,会适得其反,可提供一些材料,降低难度。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屏等。让学生结合老师给每组准备的实验材料设计方案。
预估:如果学生说不好,让学生打开书看29页上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师: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要经过反复验证,而且最好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你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方案。
预估: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举例子说明,如利用不透明的弯管,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课时安排
计划授课时数:1 本节为第 1 课时
教学策略及
媒体选择
本课采用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主要选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含设计意图)
教 学 设 计
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形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意图:让学生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猜测,培养学生大胆和有依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态度。
意图:使学生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意图:使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应该通过反复验证,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意图:解释影子,学以致用,让学生从书本回到现实。
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丰富拓展有关光的知识,为学习下一课奠定基础。
(一)活动引入:
师:科学课比较注重观察,现在老师就来考查一下大家的观察能力。
教师悄悄打开激光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学生观察分析。
师:老师手中的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
指名回答。
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般都会是直的。
预估:如果学生演示不是直的怎么办?
师: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不是直的,你们也这样认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猜测光的传播:
师: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晚上,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呢?
用笔画一下它的传播路线。
我们再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课件:舞台灯光、城市夜光等)
学生根据观察推测光的传播路线,说出依据。
预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说明。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但科学结论是要经得起实验检验的,怎么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
1.这个实验怎么做,谁来说说?
幻灯出示设计方案:
小组讨论,请各组结合老师给每组准备的实验材料说说怎么做这个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屏等。
汇报交流。
提示:参看28-29页上面的实验方法。
谁再来补充?
2.那么,同学们,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
(1)要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
(2)注意分工、合作完成。
(3)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3.小组分工,合作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4.各组汇报实验情况。
展示交流。
师: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如果移动其中任意一块有小孔的板的位置,光都不能传播到最后的屏上。这证明了什么?
师: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四)深入探究拓展: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不过,在科学领域里,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要经过反复验证,而且最好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1.师:你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吗?
预估: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举例子说明,如利用不透明的弯管,引导学生思考。
提示用眼安全。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结论。
4.师:现在我们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吗?
指名回答。
出示幻灯:(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请看大屏。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学生举例: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排队看齐等。
(五)课堂总结评价:
师:本节课我们沿着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思路探究了光是怎样传播的,大家一起说光是怎样传播的?
(六)带个问题回家
光能在水里传播吗?
如果能,还是直线传播吗?











3.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活动引入
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
二、猜测光的传播
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用笔画一下它的传播路线。
我们再来看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舞台灯光、城市夜光。
学生根据观察推测光的传播路线,说出依据。
三、设计实验验证
各组结合老师给每组准备的实验材料设计方案。
小组讨论——汇报方案——小组分工——合作实验——汇报实验情况。
四、深入探究拓展
你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吗?
分组实验——汇报结论。
应用:你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吗?
生活中哪应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五、课堂总结评价
总结研究方法,明确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有关光的传播的一些资料。
我们已经知道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它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呢?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学生是否积极动口动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2.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积极主动发言。
3.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见解。
4.学生合作探究是否有效。
二、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1.和听课教师交流,分析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而进行反思。
2.和学生交流,评价这节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情况。




3.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 画图:
探究方法 依据
结论: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应用:影子产生
……
本课板书采用主副板书,精炼简洁,利用板书设计引领全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