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解比例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解比例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28 21: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正确地解比例。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解下列简易方程.
2X=8×9 X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 = 15∶40

3、回忆比例的概念:
⑴什么叫做比例?⑵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分别指名学生回答)
想一想,你会填下面的括号吗?分别填几,为什么?
(1)( )︰2= 3︰4 (2)2.4︰( )= 60︰40
(3) 4︰2 = 3︰( ) (4)1.5︰2.5=( )︰10
仔细观察这两个比例,其中几项是已知的?(三项)另一个项是未知的,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一般用x表示。根据什么就可以求出这个未知项?(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 探索新知
1.PPT出示情境图

李明在电脑上把这张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理解题目的意思
理解“按比例放大”的意思,思考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放大前的长:宽=放大后的长:宽
3.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4.组织交流
对学生试做的作业进行展示,并修正格式。
6:4=13.5:x
6x=4×13.5
6x=54
X=9
5.小结
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的前项和后项,然后由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强调书写格式,认真仔细计算
2.判断:
⑴ = 的解是x=1.2。 ( )
⑵. 求比值、解比例和解方程是相同的概念。 ( )
⑶. X:12= :2中第一步2X=12× 是根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 ( )
⑷.因为3×10=15×2,所以3:15=10:2。 ( )
⑸.因为7:5=0.5:a,所以7a=5×0.5 ( )
根据条件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
⑴、0.6和X的比等于15和20的比。
⑵、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 和 ,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X。
4、冲一杯牛奶用了40克奶粉和160克水,照这样计算,200克水中应加入多少克奶粉?
四.思考
如果 m = n(m、n都不等于0),
那么:m:n=( ):( ) =( )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解比例)
(2).什么叫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