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目的
1、了解瓦楞纸的特点,利用镂刻、撕剪、拼贴、绘画、印制等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2、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巧妙利用瓦楞纸的夹层和纹理变化,探究设计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用废弃纸板箱进行设计制作,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魅力,激发大胆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细致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瓦楞纸的特点,掌握镂刻、瓦楞纸与彩色卡纸拼贴等技法。
教学难点
对纹理变化、层次感与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准备
瓦楞纸、彩纸、颜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如用可乐瓶底做的透明窗帘、气球制作的时尚礼服、口香糖搭建的建筑群等。
提出问题:
1、猜一猜,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的,经过艺术家的设计制作,它们就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
你们能将它变成艺术品吗?
出示课题:箱板上的新发现。
二、第一次发现
观察与发现:
1、你了解纸板箱吗?请你描述一下纸板箱的质感。
2、纸板箱有几层?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3、桌面上有各种瓦楞纸,请你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和组里的同学探讨一下你有哪些新发现。
?
?
教师出示部分瓦楞纸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思考怎样将这些新的发现用在我们的创作中。
三、第二次发现
教师:试一试,这些方法会让纸板箱出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用水泡一下。
用刀刻一下。
用手撕一下。
用彩纸贴一下。
用颜料涂一下。
请各组汇报体验结果。
教师小结:使用这些工具盒方法,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生动、层次更丰富。
?
四、第三次发现
请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提问:
1、同学们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创作的?
?
?
2、你能发现刷色与刻、撕相结合的作品的设计制作步骤吗?
3、你知道用彩纸与瓦楞纸剪贴相结合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吗?
教师示范创作过程,并讲解胶棒的使用要点。
4、不同制作方法表现出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
?
五、第四次发现
除了本课介绍的方法,你还知道其他增强画面纹理的变化吗?
?
六、艺术实践
明确实践要求:巧妙利用纸板箱的特点,设计制作妙趣横生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学生独创的制作方法和有新意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七、作业展评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评价要点:
1、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幅作品,理由是什么?
2、在创作中,你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谈谈你今天的创作感受。
八、课后拓展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变成艺术作品?
总结:对艺术的尝试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希望你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将更多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变成装饰生活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