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3 加减混合运算:连减带括号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3 加减混合运算:连减带括号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28 10: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P10-11)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连减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掌握连减和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懂得将连减算式改写成含有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启迪智慧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商场买过东西吗?在结账时你会自己算吗?
生:会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商场逛一逛。
二、以生为本,合作探究。
商场情境图(10页)
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运动鞋的价钱是56元,书包的价钱是29元,小华带100元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生:100-56-29
=44-29
=15(元) 注意:计算连减也要从左到右
生:可以列竖式(连减竖式的写法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给予指导。如果学生中出现列两个竖式的算法,要给予肯定。)
生:56+29=85(元)100-85=15(元)
师:这两个算式能列一个吗?
生:100-56+29(让学生算算,出现错误)
师:加一个小括号就对了100-(56+29)
师: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让学生试着计算上题,
三、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师:结合具体场景说说结果为什么相同?(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理解)
师: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试着做两个连减改写成小括号的形式的习题。
四、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试一试。说一说再计算,比较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计算的方法。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




连减和带括号的加减混合
100-56-29 56+29=85(元)100-85=15(元)
=44-29
=15(元)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教学内容 估算(P12-13)




知识与技能
在猜一猜数学活动中,经历自主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猜一猜”的问题,能自己设定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猜一猜”活动有好奇心,感受数学游戏的乐趣,培养数感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
体会估算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情景导入,启迪智慧。
口算大冲关:13页4题(看看学生在几分钟内完成)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并不需要知道精确计算结果,只要知道一个大致的结果就能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估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估算的知识。
以生为本,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12页8种商品的价格
课件出示聪聪:我用50元买了一件物品,还剩20多元,猜一猜我买的可能是哪件物品?
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你猜的结果是什么?你这样猜的理由是什么?还有其他的结果吗?
交流学生不同的结果。(教师要给予指导)
三、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师: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解决更复杂一点的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我有90元钱,买了两件物品,还剩30多元,猜猜我买的是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之后,想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若有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
师: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在组内玩一玩“猜一猜”游戏)
四、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1)在组内玩完“猜一猜”游戏后,完成“练一练”1题、2题
(2)说一说计算顺序完成3题,教师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




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