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洲和大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11-06 19: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一节 大洲与大洋——说课设计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评价分析 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鲁教版)《地理》六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和七大洲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名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本节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读图的意义上,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的能力,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相对来说较为易懂,它充分运用了第一章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地的地位。
掌握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及海陆面积比。
掌握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峡等的定义。
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七大洲相对位置,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及大小顺序。
了解大洲在东西南北半球的分布特点。
(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地图对比提高学生对比判别能力。
通过指导自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海洋和陆地在全球的分布状况,海陆的面积比例。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七大洲的相对位置,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及其大小顺序。
七大洲在各个半球的分布状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思考、练习、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
三、说学法一、地球?水球?陆地 :29%海洋 :71%2.海陆分布二、七大洲和四大洋五、板书设计1.海陆面积比例{陆地大多集中与北半球,北极为海洋
海洋大多集中与南半球,南极为陆地{1.基本概念2.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特点:海陆分布不均匀3.四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六、评价分析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四、说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一)
创设情景
导入本课(三)
观察思考
深入自学 (四)
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五)
竞赛话动
巩固练习(六)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 (二)
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从太空中看地球水球?地球?返回也就是:
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陆地地球上
陆地占 29%
海洋占 71%返回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法国西部卢瓦河河口1、相关概念岛屿岛屿半岛半岛海峡(大陆,半岛,岛屿,海峡)面积较大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与大陆相连接)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与大陆相分离)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通常是两个大洲的分界大洲: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四、七大洲和四大洋返回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大西洋二、七大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