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
学 科
科学
版本册数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五册
课目名称
土壤中有什么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5.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6.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7.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8.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肯定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尚处在初级阶段,其学习掌握的技能和水平在进一步学习过程中出现不足,无法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课中对于土壤的认知只停留在土壤能种植植物,生存着一些小动物,但对于土壤内部具体的成分并不清楚。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
使用方式和意图
一、引入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整块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会碎裂,继续分化会变成小石子和沙,这些颗粒最后变成了土壤。它们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学生猜测,继续分化,变得越来越小)
2.这是大家的猜想,土壤到底是不是这样形成的,那就要研究土壤中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板书课题)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大家都带来了新鲜的土壤,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肉眼看,鼻子闻)请组长负责将观察到的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小组汇报,老师随机板书。(土壤中有小石子、沙、动植物及其残留物、水)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是新鲜湿润的土壤,很多土壤都结块了,看不清楚。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干燥的土壤和放大镜,一会请组长把干燥的土壤倒在白纸上,用筷子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们怎样描述它们的大小呢?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大家的描述很细致,但是不统一。请阅读书本52页的资料,地质学家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对他们进行了区分。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我们实验室没有先进的仪器,不能根据这些颗粒的大小精确的区分,怎么办呢?老师有一种方法,让大家通过实验,也能大概的区分出土壤的不同颗粒。你们想试试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烧杯、筷子和水。一会组长把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观察现象,别忘了及时记录哦。
(把这些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将土块搅散,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又看到什么现象?出示一杯静置很久的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搅拌后水变浑浊了。静置一段时间后,水变清了,泥沙都沉入了水底,枯叶等都漂在水面上。)
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因为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的轻重是不同的。搅拌时水携带土壤微粒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后,携带的土壤颗粒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出示课件图片,你们能认出分层的颗粒分别是什么吗?
(生答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教师讲解,沙砾通常叫小石子,粉砂和沙统称为沙)
4.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
刚才我们做土壤的沉积实验时,发现一些动植物残留物漂在水面上,这些目前还不是土壤中的成分,当它们全部腐烂后变成一种黑色物质,就成为了土壤中的一种成分,叫腐殖质。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它是很好的养料。
土壤的水中还溶解了一些矿物质,是盐分。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
5、总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现在你们能解释小石子和沙是怎么变成土壤的吗?(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
三、土壤和生命
1. 刚才我们做的土壤的沉积实验,土壤在水中分层了。其实地球上的土壤也是分层的。
2.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大多数植物都扎根于土壤,很多小动物还把土壤当成自己的家。)
多么珍贵的土壤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呢?(说得多好啊,土壤妈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一定会很高兴,而且会越来越美丽。)
3. 为了防止我们的土壤资源的流失,课后要如何处理桌上的土壤呢?(回归到土壤中去)
通过PPT复习呈现上节课所学的岩石分化的过程,并展示出课题。
运用PPT分别出示观察所用的各种方法。
运用PPT出示土壤中各种微粒的大小图片,分别标注各微粒名称,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并加深记忆。
通过PPT出示分组实验的各观察步骤,并出示红色提示文字,提醒学生在实验观察时的注意点。
通过PPT出示静止好的土壤和水的混合液,分层明显,能让学生直观的看出土壤的各种颗粒在水中的沉积现象。学生根据重的先沉,轻的后沉的原理,比较每层颗粒的轻重大小,从而分析出各层颗粒相对应的名称。
PPT出示土壤中各种生命的图片和介绍,让学生对土壤中的植物和动物有整体的了解,更能理解土壤是多么珍贵的资源!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盐分、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岩石长期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共同结果,形成土壤。
备注:
“教学过程”用宋体小四号;“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意图”用楷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