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材全解+典例剖析+能力提升+课后全解)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3.1 能量及其形式(教材全解+典例剖析+能力提升+课后全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8 10:53: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能能量及其形式

1.能世是与物体运动形式有关的物理量,从宏观到微观,物体运动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 ______ 的多样性。能量也简称_____。
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这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我们称之为_____ _____ 能。我们听见的声音具有能量,叫做_____ _____;看见的光也具有能量,叫做_____ _____ 等。

知识点1:列举曰常生活中需要能置的活动。
3、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失控的能量释放(  )
A.爆破拆除建筑物 B.山洪暴发 C.汶川大地震 D.锅炉爆炸
4、下列属于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是(  )
A.核能 B.煤 C.石油 D.风能和水能
5、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在绕月飞行时,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会遇到没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为了有效帮助“嫦娥一号”内的电器设备渡过黑暗时光,你认为“嫦娥一号”内必须有的设备是(  )
A.性能良好的蓄电池 B.性能好的发电机
C.性能好的电动机 D.性能好的热机
知识点2:能区分不同形式的能置。
6、(2019春?李沧区期中)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灯泡发光 B.风力发电 C.干电池放电 D.太阳能供热
7、波浪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将波浪具有的能量充分利用,将会节省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资源。波浪具有能量,它属于 _____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波浪发电装置如图,它将波浪具有的 ____ 能转化成电能。
8、据报道,青岛一个小伙子在自家居民楼顶上,自己设计、组装了一套微型太阳能发电站,被媒体称为“中国家庭光伏电站第一人”。该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时,将光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发电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点;
9、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听到“能量”一词?能量简称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并且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你知道哪些具体形式的能量?

10、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1、(2018秋?武功县月考)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只有做了功,才能说明它具有能
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D.一个物体已经做的功越多,说明它具有的能越多
12、(2018春?惠山区校级月考)有三个物体,甲是一个被拉伸了0.5m的弹簧;乙是一个从地面被举高0.5m的小球,丙是一个正在以0.5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上列三个物体具有的共性是(  )
A.都具有能量 B.都受到拉力的作用
C.所受的作用力相等 D.除数字相同外,没有其他共性
13、(2018?温州)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械能→电能
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14、我国近期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l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很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点燃时只具有化学能
15、参照图及示例填写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及其实例。示例:电能→光能:电灯
(1)   。
(2)   。








1.(2019?亭湖区校级一模)我市东部地区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发电,能量主要来源于(  )
A.光能 B.风能 C.水能 D.内能
2.(2019?安吉县一模)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太阳能热水器
C. 电饭煲 D. 火箭点火升空
3.(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
C.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
4.(2019?芜湖模拟)能量是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关于这个概念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①做功可以引起能量改变,根据做功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变化的多少
②热传递可以引起能量的变化,根据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的变化量
③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可以无条件地相互转化
④不同的物体之间,能量可以无条件地随意转移
⑤做饭时燃烧天然气,这是将天然气这种物质转变成能量,即用掉了物质生成了能量
⑥电路中通过电流时,能量发生了转化,电源消耗的能量等于各部分电路中获得的总能量(  )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5.(2018秋?武功县月考)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只有做了功,才能说明它具有能
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D.一个物体已经做的功越多,说明它具有的能越多
6.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中国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7.(2015?杭州一模)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请判断下列活动中,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
A.发射航天器 B.水车转动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8.(2019?淮安模拟)核能是存贮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煤炭   、天然气等化学能是存贮在原子间的能量:水能、   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9.(2017春?卢龙县期末)物体能够对外  __ ,就称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的单位是  ___  。一颗在轨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因为它在  ___ 而具有动能,又因为它处在太空而具有  ___  ,它的这两种能量之和是它的  _____  。
10.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灾区的高度关注。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板块的  _______  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2)5月初,灾区普降暴雨,局部引发山体滑坡。高处滑下的泥石流由于具有巨大的   能,对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危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能能量及其形式

1.能世是与物体运动形式有关的物理量,从宏观到微观,物体运动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 能量形式 的多样性。能量也简称 能 。
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这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我们称之为机械 能。我们听见的声音具有能量,叫做 声能;看见的光也具有能量,叫做 光能 等。

知识点1:列举曰常生活中需要能置的活动。
3、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失控的能量释放(  )
A.爆破拆除建筑物 B.山洪暴发 C.汶川大地震 D.锅炉爆炸
【解答】解:A、爆破拆除建筑物虽也是短时间内的巨大能量释放,但它是在人工控制下的,按计划进行的有序过程,符合题意;
B、山洪暴发是目前人类无法控制的能量释放现象,属于失控的能量释放,不符合题意;
C、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是目前人类无法控制的能量释放现象,属于失控的能量释放,不符合题意;
D、锅炉爆炸是由于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引起的,往往造成重大事故,也属失控状态能量释放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属于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是(  )
A.核能 B.煤 C.石油 D.风能和水能
【解答】解:煤、石油属于化石能源,是远古时期动植物中将太阳能转化成的化学能在高压下形成,故B、C不符合题意;
风能是因为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表面不同地域气压不同,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流动才具有的,故D不符合题意;
核裂变和聚变所需的物质在地球上存在,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在绕月飞行时,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会遇到没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为了有效帮助“嫦娥一号”内的电器设备渡过黑暗时光,你认为“嫦娥一号”内必须有的设备是(  )
A.性能良好的蓄电池 B.性能好的发电机
C.性能好的电动机 D.性能好的热机
【解答】解:A、用性能良好的蓄电池,故能较长时间的提供电能,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由于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所以需要消耗机械能,而太空中没有风等提供机械能的东西,故B错误;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所以不能产生电能,故C错误;
D、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热机无法正常的工作,故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2:能区分不同形式的能置。
6、(2019春?李沧区期中)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灯泡发光 B.风力发电 C.干电池放电 D.太阳能供热
【解答】解:A、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干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D、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C。
7、波浪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将波浪具有的能量充分利用,将会节省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资源。波浪具有能量,它属于 _____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波浪发电装置如图,它将波浪具有的 ____ 能转化成电能。
【解答】解:波浪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在利用波浪发电时,波浪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可再生;机械。
8、据报道,青岛一个小伙子在自家居民楼顶上,自己设计、组装了一套微型太阳能发电站,被媒体称为“中国家庭光伏电站第一人”。该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时,将光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发电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点;
【解答】太阳能发电站发电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或环保;节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
9、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场合常听到“能量”一词?能量简称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并且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你知道哪些具体形式的能量?
【解答】解: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人能量大得很!原子弹的能量真大!等等。
我知道热能、太阳能、动能、势能、电能、原子能等。

10、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声能是一种听得到的能量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答】解:A、能量在食物中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故A正确;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
C、声能是可以听到的,故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储存,故D正确。
故选:B。
11、(2018秋?武功县月考)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只有做了功,才能说明它具有能
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D.一个物体已经做的功越多,说明它具有的能越多
【解答】解: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才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但这里只是说能够做功即具有做功的能力就行,不一定就做功,故A选项不正确;
B、被人举在手中的物体,它没有做功,但是具有重力势能,故选项B错误;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它具有能量,故选项C正确;
D、一个物体已经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不一定越大,因为物体有能量不一定必须全部用来做功,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2、(2018春?惠山区校级月考)有三个物体,甲是一个被拉伸了0.5m的弹簧;乙是一个从地面被举高0.5m的小球,丙是一个正在以0.5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上列三个物体具有的共性是(  )
A.都具有能量 B.都受到拉力的作用
C.所受的作用力相等 D.除数字相同外,没有其他共性
【解答】解:(1)甲是一个被拉伸了0.5m的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2)乙是一个从地面被举高0.5m的小球,具有重力势能;
(3)丙是一个正在以0.5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具有动能。
因此这三个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故选:A。
13、(2018?温州)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械能→电能
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解答】解: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供给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调节百叶窗的开合;故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机械能。
故选:C。
14、我国近期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l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很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点燃时只具有化学能
【解答】解: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
故选:B。
15、参照图及示例填写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及其实例。示例:电能→光能:电灯
(1)   。
(2)   。

【解答】解:(1)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电锯工作时发热。
(2)水力发电厂是利用水能带动叶轮工作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1)机械能→内能:电锯工作时发热。
(2)机械能→电能:发电机。

1.(2019?亭湖区校级一模)我市东部地区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发电,能量主要来源于(  )
A.光能 B.风能 C.水能 D.内能
【解答】解:图示装置是风力发电机,利用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B。
2.(2019?安吉县一模)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太阳能热水器
C. 电饭煲 D. 火箭点火升空
【解答】解:A、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电饭煲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3.(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
C.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解:
A、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振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A正确;
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是光能的转移;也可以使物体温度升高,将光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光具有能量。故B正确;
C、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功,驱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故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
故选:D。
4.(2019?芜湖模拟)能量是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关于这个概念的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①做功可以引起能量改变,根据做功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变化的多少
②热传递可以引起能量的变化,根据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的变化量
③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可以无条件地相互转化
④不同的物体之间,能量可以无条件地随意转移
⑤做饭时燃烧天然气,这是将天然气这种物质转变成能量,即用掉了物质生成了能量
⑥电路中通过电流时,能量发生了转化,电源消耗的能量等于各部分电路中获得的总能量(  )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解答】解:
①做功可以引起能量改变,做功越多,消耗的机械能越多,所以根据做功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变化的多少。此说法正确;
②热传递可以引起能量的变化,物体吸收热量、能量增加,放出热量、能量减少,所以根据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可以衡量能量的变化量。此说法正确;
③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都是有条件的。此说法错误;
④不同的物体之间,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的。此说法错误;
⑤做饭时燃烧天然气,这是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成了内能,此说法错误;
⑥电路中通过电流时,能量发生了转化,电源消耗的能量等于各部分电路中获得的总能量。此说法正确。
故选:B。
5.(2018秋?武功县月考)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只有做了功,才能说明它具有能
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物体不能做功,所以物体没有能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D.一个物体已经做的功越多,说明它具有的能越多
【解答】解: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才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但这里只是说能够做功即具有做功的能力就行,不一定就做功,故A选项不正确;
B、被人举在手中的物体,它没有做功,但是具有重力势能,故选项B错误;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它具有能量,故选项C正确;
D、一个物体已经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不一定越大,因为物体有能量不一定必须全部用来做功,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6.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中国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  )
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解答】解: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
故选:B。
7.(2015?杭州一模)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请判断下列活动中,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
A.发射航天器 B.水车转动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解答】解:A、发射航天飞机过程中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水车汲水灌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19?淮安模拟)核能是存贮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煤炭   、天然气等化学能是存贮在原子间的能量:水能、   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存贮在原子间的能量是化学能;水能、风能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故答案为:石油;风能。
9.(2017春?卢龙县期末)物体能够对外  __ ,就称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的单位是  ___  。一颗在轨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因为它在  ___ 而具有动能,又因为它处在太空而具有  ___  ,它的这两种能量之和是它的  _____  。
【解答】解: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称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2)在轨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它运动而具有动能,又因为它在太空处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重力势能,它的这两种能量之和是它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做功;焦耳(J);运动;重力势能;机械能。
10.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灾区的高度关注。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板块的  _______  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2)5月初,灾区普降暴雨,局部引发山体滑坡。高处滑下的泥石流由于具有巨大的   能,对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危害。
【解答】解:(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时会剧烈运动,板块在剧烈运动的时候碰撞和张裂,导致地震;
(2)泥石流之所以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是因为由石、泥土被雨水从高处冲下来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即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巨大的动能。
故答案为:(1)碰撞;(2)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