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8 12: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刘张氏于1915年,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刘先生,半年后刘先生到上海上学。
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思考,这对夫妻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
一对“夫妻”的故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所谓新者无他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
什么是新文化?什么是旧文化?
创办《青年杂志》,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陈独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
获有36个博士学位的“中国自由主义主义之父”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一、背景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旧思潮发生
激 烈 冲 突
1915年 袁世凯祭孔
材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应该怎么做?
二、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7年8月,《新青年》出完第3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一度中止出版。早期《新青年》没有多大影响。每期印数仅1000本。
1918年1月,《新青年》在中断4个月之后重新出版,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
1919年初,《新青年》声名大震。杂志最高印数达一万六千份。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陈独秀

胡适

辜鸿铭
北京大学
三、主要阵地
蔡元培
《新青年》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镜头一: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权利平等
镜头二: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治病,但却治不好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专制
迷信
2.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Democracy
Science
(新文化运动两大口号)
反对专制
反对迷信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从前有个秀才到城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胡适请同学们帮他用文言文拟写一则复电以婉言拒绝朋友邀他做行政院秘书的好意,由此比较文言文和白话文。
之后,大家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表意完整的文言文电稿:“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仅用了12个字,而胡适的白话文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陈独秀
文体形式
文体内容
主张
3. 文学革命(倡导新文学,推倒旧文学)
白话文
时代的需求,加上先驱者的主张和奋争,白话文学的主张取得了胜利。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规定白话为“国语”,通令全国中小学采用白话课本。 到1922年止,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提倡______, 反对___ _;
提倡______, 反对_______;
提倡______, 反对_______;
提倡______, 反对_______。
民主
专制
科学
迷信
新道德
旧道德
新文学
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宣传
材料一: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
材料二:聚集在《新青年》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
对祖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1.积极性: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五、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旗帜(口号)
内容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评价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①进步性
②局限性
课堂小结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民报》的创刊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B
课堂练习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
A、《新青年》?????????????????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3、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A
C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5、胡适在《新青年》发表( )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A.《文学改良刍议》  B.《文学革命论》 
C.《警世钟》   D.《革命军》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