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8 15: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弘扬新时代“五四精神”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五四运动爆发的国内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根本原因
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
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思想基础
(一)背景
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1918年
参战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等)
协约国(英法俄……中国等)
结果: 协约国胜

应英、法等国的要求,1915年开始,先后有14万中国华工支援协约国战争,其中来自山东的华工就有近10万人。

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
京报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一日】
为中国赴巴黎和会送行仪式。
……前来送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快乐地谈论着巴黎和会的话题,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坚信“公理定能战胜强权”。
战胜国的欢欣:
顾维钧
日本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占领青岛;1915年日本迫华签《二十一条》。
你认为中国在和会上会提出什么要求?
战胜国的欢欣: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收回青岛主权
3、废除二十一条等
拒绝

(1)德国在山东胶州的各项权利、所有权、特别权利,……都让与日本。

(2)德国在青岛至济南铁路所得的各项权利,连同用矿权、开采权,一并让与日本。

(3)德国在胶州的一切动产与不动产,无偿归日本所有。
归纳: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理德国在山东权利的?
结果: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权利全部转让给了日本。
巴黎和会关于德国在山东权利的规定:
战胜国的耻辱:
问题探究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启示:弱 国 无 外 交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5.4
北京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
条”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学生
罢课、
游行、
示威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二)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0,填写表格。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三)结果
北洋军阀出动军警进行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2、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中方
外方
1、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反应?
(一)背景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上海
6月5日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二)扩大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1,填写表格。
时间  中心地点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五四运动全国示意图
(初步得到胜利)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
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结果
1919.5.4
北京
学生
罢课
1919.6.5
上海
工人
罢市、
罢工
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取得初
步胜利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 形式 口号 结果

前期

后期
小组合作探讨: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了反帝的性质。
矛头指向以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政府推行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反封建的性质。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历史意义
1、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1840——1919
1919——1949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
不广泛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广泛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起止时间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群众参与
奋斗目标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杀戮( lù)但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大家赞同这样的行为吗?你们认为应当如何正确
传承五四精神呢?
港独暴乱
知识拓展
五四运动
中心
先北京 后上海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力
先锋
学生
工人阶级
口号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性质
反帝反封
成果
重大胜利
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