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019级高一统编历史新教材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1.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情况;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了解辽宋夏金时期社会的变化。(1)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稻麦复种制就是以稻,麦两种粮食作物轮种的复种方式。每年六月份种水稻,十一月份水稻收获后,翻耕播种三麦,越冬至来年五月收获,麦茬翻耕灌溉后再种水稻。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了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北宋至南宋初,棉花种植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普遍。(2)经济结构: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出现;棉花种植扩大影响:传统的经济结构有所突破,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元黄道婆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辽金两朝和五代两宋南北相峙三百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辽、金均是中原正统王朝序列中的一环。金朝对北部的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地区均进行了有效管辖。金时期的北部边疆,就是当时我国的北部边疆。金朝对我国北部边疆的经营和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元朝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3)边疆开放: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汝窑 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1)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2、手工业元 青花鱼藻纹折沿盘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7852万港元成就了明代瓷器的新纪录,也使得“釉里红”成为瓷器收藏中的极品。②元朝:出现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烧制而成。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高,对工匠而言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铜红料甚为敏感,制作过程必须达到最精确的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导致其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 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昌南镇造瓷器品质极好、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御赐“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开始一步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瓷都)知识拓展:瓷都、瓷国彩车的车体为大型如意造型和景德镇青花吉祥纹样是中国唯一以陶瓷为特色的本科高等学校 海 上 丝 绸 之 路明州广州 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名扬天下,因此也被称作“瓷国”(China)。厉害了!我的国瓷器、茶叶、丝绸香料、珠宝海外贸易繁荣“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 南宋庄绰“挖掘技术哪家强,宋朝开始采煤忙”。宋代采煤主要依靠人力挖掘,在河南鹤壁发现的宋代煤炭遗址,竖井从地面深入地下46米,向四周开掘出总长500余米的多条采煤巷道,巷道内用油灯照明,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咱们当代的“小煤窑”见了都要相形见绌。(2)矿冶业:①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 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3)印刷业:1、商业的发展
(1)特点: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清明上河图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榷场是宋辽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2)表现:①官方设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②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③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 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 澶渊之盟后,北宋在与辽接壤的地区设置榷场,如霸州外、雄州。17知识链接:榷场 中原及江南地区向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之类。
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等。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2、城市的繁荣
(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2)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它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2.城 市北宋东京城(开封)南宋临安城(杭州)元杭州(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被获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三、经济重心南移(1)开始:唐朝中期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2)结束:南宋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3)扩大: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1)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越过北方 。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三、经济重心南移2、表现官方二十四史收录的各省名人统计表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朝廷在科举考试中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3、影响(一)表现
1、门第观念的变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懈
(二)原因
1、经济的发展;
2、世家大族的衰落;
3、科举制的实行;阅读思考:社会变换的原因、变现?四、社会的变化1、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婚姻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蔡襄(北宋)四、社会的变化宋朝,贱民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的奴婢更多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2、租佃关系发展宋代“不抑兼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更自由;金元时期,出现一定程度逆转,大趋势没变。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
(1)宋代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中心南移农业耕种制度
经济结构
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宋:五大名窑
元:青花瓷、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矿冶业——煤
印刷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海外贸易
城市繁荣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
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繁荣富足经济发达人民富庶物质丰富宽松和谐门第观念淡化贱民阶层减少科举制度改革公正平等人身束缚减少国家控制松懈抑商政策松动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