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碧波中学地理教案:农业地域类型(广东省深圳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深圳市碧波中学地理教案:农业地域类型(广东省深圳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11-30 18: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深圳市碧波中学地理教案 《中图版》必修II第三章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第二课时 农业地域类型(一)
主备教师:郭云奎
参备人员:王雅强 余联国 张惠玲 张淑莉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课标解读:①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形成及特点;②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环境条件、动植物品种、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等)及形成条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区位理论的具体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应用区位理论知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学生联系的普遍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形成条件。
难点: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重方法、重迁移)
学生学法:因果联系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农业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知道了农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注意是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就是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农业生产对土地进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结果,就是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业地域类型。
[展示幻灯片:几种农业地域类型图]
[提问]①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征?
②世界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试分析它们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请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农业地域类型》部分内容(P53-56 )。
[板书]: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讲授新课]:
[阅读P53第二段,请学生回答]:
农业生产投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些属于必不可少的投入?它们对农业生产分别产生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农业生产的投入包括: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的基础——必要投入);社会投入:劳动力(必要投入),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品种(必要投入)、化肥、农药、能源、生产工具等,生产技术。人类社会对农业的投入,一方面不断的提高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改变着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总体上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和生产方式等不同,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书]: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1、概念
2、主要类型
[承转过渡]:接下来我们以原始迁移农业为例来了解原始农业生产的特征
[板书]:二、原始迁移农业
[展示世界迁移农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 :原始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农业生产方式有何特点?对环境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原始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石器或木器),生产技术极其简单,无固定土地。刀耕火种,不断迁移。
[展示迁移农业生产过程图]:该图上下两个部分反映了什么结果?
(上部分)历史上,居民群体不大,迁移弃用的地块能自然恢复成茂密的森林不会造成森林退化,未出现生态环境问题。
(下部分)而目前,人口急剧增加,刀耕火种频率加快,弃用土地来不及恢复地力,被迫提前迁移,这种加速循环的恶果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承转过渡]:
迁移农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们只能维持最低生存,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迁移农业逐渐被定居农业取代。
[板书]:三、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展示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与迁移农业的有何区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降水状况)怎么样?该农业类型主要有哪些农作物,其农业生产有何特点?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顾名思义①种植旱作谷物为主;②气候干旱,降水不稳定,灌溉水源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条件——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③与原始迁移农业的区别在于:耕地持续耕种,采取各种办法恢复土地肥力,生活比较稳定,建筑房屋形成村落;④一般有饲养家畜传统;⑤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精耕细作,人口众多,粮食生产自给自足,商品率低;⑥由于一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耕作强度高,山区丘陵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地区因灌溉不当引起土壤盐渍化。
[板书]:
1、分布
2、特点
3、对环境的影响
[承转过渡]: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则大面积种植水稻,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水稻种植业分布、形成条件及特征。
[板书]:四、水稻种植业
[展示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①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从地区、气候区及地形区的角度)?②根据材料(教师提供材料)水稻种植业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方,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形成的条件;③结合实际,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见学案。
[板书]:1、分布
2、形成条件(区位分析)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承转过渡]: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和水稻种植业都属于种植业、传统农业、密集农业和自给农业。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同样是种植业和密集农业,可是与前两者相比,它们之间有巨大差异,也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商品谷物农业。
[板书]:五、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因为要尽可能大的获得利润,商品谷物农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使用机械化作业以增加产出,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商品谷物农业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板书]:1、基本特征
[展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区。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
世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也有分布。其中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最为典型。
[板书]:2、分布
[展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到小麦分布区和玉米分布区;从气候、地形、土壤、灌溉水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方面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何不同?我国部分地区的商品谷物生产与国外的有何异同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见学案
[板书]: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农业地域类型(二)
[承转过渡]:
在农业地域类型(一)中我们学习了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它们含盖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但它们都属于种植业。接下来我们学习大牧场放牧业。
[板书]:六、大牧场放牧业
[展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区,分析形成的自然原因,指出放牧业品种的差别。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上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展示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并介绍阿根廷人为促进放牧业生产所采取的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见学案。
[板书]: 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1、形成条件
2、发展措施
[承转过渡]:
大牧场放牧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牛肉,而新鲜牛奶、奶粉、奶酪等则来自乳畜业的生产。
[板书]:七、乳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就市场因素来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及牛奶制品。受牛奶运输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生产加工乳制品的乳畜业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因此乳畜业农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饲料作物。
根据乳畜业基本性质特征,引导学生分析乳畜业的分布规律。
[展示西欧地图及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西欧乳畜业发展的条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见学案。
[板书]: 1、生产对象及产品
2、主要影响因素
3、西欧乳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承转过渡]:
前面讲述的要么是种植业,要么是畜牧业,如果在同一农场内同时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就叫做混合农业。
[板书]:八、混合农业
[教师讲解]:
混合农业是指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地域类型。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谷物和牲畜混合。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一般特征:家庭农场经营、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混合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板书]:1、主要类型
2、一般特点
[读图]:
找出混合农业的分布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其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这两片地区的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出示澳大利亚气温、降水、人口分布图及相关视频]:
引导学生分析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形成的区位条件。
[展示土地利用图及农事活动时间表]:
引导学生分析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并进而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的基塘农业的特点。
3、分布
4、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的优点
[课堂小结]:
我们前面重点讲述几种农业地域类型,其目的有以下几点:1、有侧重的掌握几种重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特点及发展措施;2、体会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思考中国农业的发展能从中借鉴什么。
[教学后记]:
[PPT课件]另附
[课后练习]另附
PAGE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