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乾隆时期的盛世与危局目录123袭祖制:清朝前期的君主专制承祖功:清朝前期的疆域开拓开全盛:乾隆时期的鼎盛局面盛世崩:乾隆时期的政治危局4袭祖制最后的帝国辉煌——康乾盛世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袭祖制康熙要求具折上奏的臣子:“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尔即招祸矣。”“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156、76 页。
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清)雍正帝《大义觉迷录》奏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1、奏折制度袭祖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中华书局,第1页。“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 以缵上治机务。常日直禁廷以待召见” 。——光绪《大清会典》卷3 2、军机处袭祖制“清风不识字”案在乾隆后期的禁书运动中,共禁毁书籍3 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
—— 据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在顺治朝6宗,康熙朝13宗,雍正朝20宗,乾隆朝约为140宗,嘉庆朝1宗,光绪朝1宗。加起来,见于文献的清朝文字狱约为180余宗。
——统计于郭成康、林铁钧著:《清朝文字狱》(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3、文字狱承祖功1、统一台湾康熙二十三(1684)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承祖功2、巩固东北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东部边界,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承祖功3、平定西北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驱准保藏”。
雍正初年,平罗卜藏丹津在青海的叛乱。
乾隆二十二年(1757),彻底平定准噶尔。
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伊犁将军。承祖功4、管辖西藏雍正五年(1727),派遣驻藏大臣
乾隆五十八年(179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开全盛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更的延续性。
一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1、疆域开全盛2、人口统计于张宏杰著:《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2016年4月版,第134页。根据上表,乾隆时期的人口具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盛世崩1、内部危机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盛世崩2、外部冲击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
—《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清军入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尼布楚条约》《权利法案》设立军机处“一口通商”删销焚毁书籍马嘎尔尼访华出版《论法的精神》发表《独立宣言》万能蒸汽机应用法国大革命爆发华盛顿宣誓就职1644164016891729174817571776178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