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三上第8节第2课时《感知音乐的旋律(一)》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三上第8节第2课时《感知音乐的旋律(一)》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0-30 16:08:13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感知音乐的旋律(一)》
第二课时
花城版 三年级上复习导入上行同音反复下行级进跳进看谁答得快又准 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小步舞曲是当时流行于贵族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们姿态端庄、文雅、优美。G大调小步舞曲乐曲欣赏巴 赫 巴赫是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林根地区的一个音乐世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作者介绍《G大调小步舞曲》(钢琴独奏)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创作,四三拍,速度为小快板。乐曲是两段体结构。
第一段的旋律以级进与跳进、连音与顿音的交替为主,生动而活泼。
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太多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整首乐曲充满柔和、典雅的氛围。作品介绍G大调小步舞曲听琴模唱下面旋律新知讲解强弱弱3/4拍子G大调小步舞曲新知讲解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填词而成欣赏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愉快活泼的还是抒情优美的?
情绪是愉快活泼的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大家跳起来的愉快心情
新知讲解
“▼”顿音记号
黑三角 小又小
唱得轻巧短又跳
新知讲解唱一唱旋律
画一画旋律线
说一说旋律的走向
上行 下行上行下行BAAB’新知讲解歌曲分为几个乐句,找找乐句间的规律。学唱歌曲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演唱吧!我是小小演唱家:围成圈,拉起手,按下面的舞步边歌边舞1 2 3 4 | 5 1 1 | 6 4 5 6 7 | 1 1 1 | ......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前 后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拓展学习唱一唱 跳一跳为乐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试着和同伴合作创编其他的伴奏方式吧。拓展学习课堂总结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希望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这种快乐带入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去,做一个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人!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分配唱歌、跳舞和打击乐器伴奏的角色,配合好下节课前给同学表演。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花城版音乐三上第8节《感知音乐的旋律(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让学生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通过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使之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动作的创编,由此掌握旋律中跳进和级进的知识点。
教材分析:《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结构为单三部曲式,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所写。旋律有明显的上行、下行级进旋律,并伴随四分附点跳音。《我们大家唱起来》是根据《G大调小步舞曲》旋律改编而来,歌曲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是一首能够较好理解和学习旋律上行、下行、级进、跳进的歌曲。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学习的兴趣容易分化,所以教师要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G大调小步舞曲》
《我们大家跳起来》
第2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合理的情绪演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过程与方法: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G大调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能用不同形式和方式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歌曲的创作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感知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重点
熟记《G大调小步舞曲》乐曲主题,能听辩主题,能随乐参与表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难点
能够从本课欣赏的歌曲和欣赏的音乐旋律片段中听辨、分析其旋律的走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
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回答旋律的走向和进行方式。
巩固旧知,以竞赛形式活跃气氛。
讲授新课
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
播放音乐,介绍小步舞曲的概念: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作者介绍: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林根地区的一个音乐世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复听《G大调小步舞曲》,并分段对作品进行介绍
师伴奏,学生模唱旋律,注意三拍子强弱规律
2、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1)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录音: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填词而成
(2)欣赏歌曲:情绪是愉快活泼的;表现了大家跳起来的愉快心情
歌谱学唱:“▼”顿音记号黑三角 小又小 唱得轻巧短又跳。教师教唱过程中注意该记号的唱法和5度和8度大跳的音准。
指导学生画旋律线,4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是:上行、下行、上行、下行。
歌曲分为4个乐句,第1乐句和第3乐句是完全重复,第2乐句和第4乐句变化重复。
教师用琴伴奏,试着让学生自己填词演唱。
(7)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1、学生按老师要求去做
(1)找学生读屏幕上的文字,把小步舞曲的概念介绍给同学。
找学生阅读屏幕上的文字来了解作者,并把他介绍给同学。
试着听辨乐曲分段。
听琴模唱主提旋律
2、学生与教师合作
(1)学生说一说《G大调小步舞曲》和《我们大家跳起来》两首旋律有什么特点。
(2)学生欣赏并回答:歌曲的情绪是?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3)找到歌谱中的▼记号。跟着老师一起唱谱。
(4)唱一唱旋律、画一画旋律线、说一说旋律的走向
(5)歌曲分为几个乐句,找找乐句间的规律。
(6)跟老师的伴奏一起演唱歌词(注意歌词与音符的对应)。
(7)带着表情,带着合理的情绪完整演唱。
1、学习《G》
(1)初步感受音乐,并了解小步舞曲的概念,积累音乐知识。
(2)积累作曲家相关知识。
复听增加印象,分析乐曲
模唱主提旋律,加深记忆。
2、学唱歌曲《我》
(1)考查学生的听辨能力。
完整欣赏,体会歌曲的情绪和内涵。
唱两遍即可,之前旋律已经很熟悉了,加强音高的准确性。
复习和巩固旋律走向的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有助于歌曲旋律的学唱。
旋律已经很熟了,锻炼学生填词能力。
完整的表现歌曲。
拓展延伸
唱一唱、跳一跳:教师指导学生舞蹈动作。
教师按小组分发打击乐器,并指导用乐器给歌曲伴奏(沙锺声部中的休止符是难点,多加练习)。
学生唱着歌曲,按歌谱中标注的步伐跳一跳。
小组为单位,按伴奏谱为乐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学习三拍子舞步,培养口、脑、手的配合能力。
锻炼学生的节奏感。
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这种快乐带入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去,做一个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人!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