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种特性 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 性。
(3)负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称为负向地性。
(4)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 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生存。
2.植物的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植物体感受机械震动、灼伤、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猪笼草等。
常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
生长素——植物向光性的激素
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控制生长,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 芽< 茎)。
顶端优势:植物茎的顶芽是产生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但顶芽处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不断运到茎处(侧芽),茎中的浓度最适于茎的生长,但会抑制芽的生长,且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 (树木的宝塔形、棉花摘心、田间除草)
植物向光性产生条件:(1)有生长素且 ;(2)有 光照射。
植物向光性产生原因: 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 面生长素少,胚芽生长慢。
植物生长促进剂:生长素: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
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发育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植物生长抑制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针对练习】
在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药剂的情况下,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盆景,可以实施多种方案。下列对方案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都正确的是( )
A.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把植物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让生长素移向背光的一侧
C.把植物侧放在地上,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D.把植物侧放在地上,让近地侧的茎生长得比远地侧的快
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可以证明根具有向地性,茎没有背地性
D.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C.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点的浓度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示意图,该图能表达的含义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
B.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能起到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C.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
D.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
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7.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 )
A.增加,以利其生长 B.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C.减少,以利其生长 D.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8.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 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 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10. 植物的根不仅具有向地下垂直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并且还有向较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感应性现象,即植 物具有向水性。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水性”。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首先做出假设: 。
(2)设置对照组:取两盆 的蚕豆苗,分别标上A和B,在A盆植株的四周均匀施水,在B 盆植株的__ __施水。放置一周后,轻轻去掉泥土,观察两盆植株的根的分布情况。请回答:
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 __ 盆蚕豆苗;
②用文字表示A、B盆中植株根的分布情况: 。
(3)实验结论: __。
1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摩/升,当生长素浓度超过 摩/升时,就会抑 制生长。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器官是根。低浓度 植物 生长,高浓度 植物 生长。
12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 ( 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 )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 。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13.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的实验结论。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
人体的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中的胰岛、女性的卵巢、男性的睾丸等,内分泌腺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激素
①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 极少,但对生物体的 、 、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②激素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③激素的调节作用
3.人体各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功能
内分泌腺 分泌的 激素 激素功能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加快__心跳__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胰腺(胰岛) 胰岛素 促进人体吸收的__葡萄糖__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
卵巢(女性) 睾丸(男性)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促进__生殖(或性)__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类的第二性征
4.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
激素分泌情况 疾病 具体症状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巨人症 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症状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 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5、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 下降或 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针对练习】
1. 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
A.垂体、肝脏、肾上腺、皮脂腺 B.甲状腺、睾丸、胰岛、垂体
C.胰腺、胰岛、甲状腺、垂体 D.唾液腺、汗腺、胃腺、卵巢
2.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其原因是( )
A.睾丸发育不全 B.甲状腺功能低下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肾上腺素分泌不足
3.在海象的繁殖季节,雄海象用口咬开雌海象颈部皮肤,并向其伤口注入一种液体。此后,雌海象开始出现求偶、交配行为。则此液体中应该含有( )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精子 D.精液
4.通过有关“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的学习,小吴回家兴奋地与家人分享见解,当医生的妈妈很高兴。但妈妈认为小吴有一句说得不妥( )
A. CCTV-1在2014年曾报道某某是阴阳人,并解释“阴阳人就是身上同时出现雌雄两种性器官的人,通常有卵巢和睾丸”,他们能分泌雌、雄两种激素
B.奶奶患有糖尿病,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所致
C.常见武林广场地下通道有一个“呆小症”患者在乞讨,呆小症是小时候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引发的
D.人体内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 作用
5.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6.有些同学撒谎被揭穿后往往表现为脸红、心跳,引起这种表现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性激素
7.如图表示小鼠饲养密度与肾上腺重量的关系。由此推测饲养笼内过度拥挤时,小鼠会出现( )
A.糖尿病 B.性腺发育受到抑制
C.情绪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甲状腺激素增多
8.从《水浒传》中描写的“武大郎”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 )
A.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
C.成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 D.成年时缺乏生长激素
9. 近年来在一些重大比赛中,个别运动员置体育道德于不顾,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服用兴奋剂。下列物质最有可能是兴奋剂成分的是( )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性激素 D. 甲状腺激素
10.某生育期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则其婴儿( )
A.患侏儒症的可能性最大 B.患呆小症的可能性最大
C.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性最大 D.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最大
1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之门,它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需通过口服该化合物而不必注射胰岛素治疗成为可能。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推测,错误的是( )
A.有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的作用
B.口服后可能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
C.能促进血糖氧化分解
D.与胰岛素一样都是大分子蛋白质
13.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
14. 下表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
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15. 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请回答:
(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 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 是病人,患的可能是 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
__ __。
(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 ,这与体内 分泌的 作用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________排出了体外。
16.(湖州中考)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________。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 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 。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解:
17.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几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来源:学_科_网]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 水温25 ℃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步骤三应改为: 。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本实验应重复进行3~5次,求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