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鞍山市铁东区胜利小学 徐江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位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44页——45页,具体教学内容是认识周长,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节,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是了解周长的概念,形成并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中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学生用眼看、动手做,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尝试交流,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总结归纳。总之,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去探索,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获取新知。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整体情况良好。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习惯于形象思维,且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能力,所以在《什么是周长》这节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新的知识,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引和简单的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在纸上描树叶的边线,然后用课件直观演示“描绘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动态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的基本概念。除此之外,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其它图形,先让学生动手尝试描出图形的边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再用课件动画展示画边线的方法,以订正纠错、达成共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采用互动交流形式使用,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图形的周长,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参与机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彩笔 尺子 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啊,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叶子都从树上落了下来。老师在上课前给大家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你们想欣赏一下吗?(实物展示)
师:这些树叶漂亮吗?
生:漂亮。
师:大家想不想把这些漂亮的树叶画在纸上?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描一描。
(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而且通过展示各式各样的漂亮树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描一描、说一说,初步感受周长的含义。
1、请同学们沿着边线把你拿到的树叶的外形描出来。
(拿出一张纸,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
2、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
(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课件演示描树叶边线的过程。)
3、刚才大家描的有什么共同特点?(沿边线围着图形,描了一周。)
4、小结:看来,不管是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结合实物演示)。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帮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树叶叶面的周长)?
(板书:周长。)
5、同学们刚才都描了树叶的边线,接下来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到
底什么才是周长?
(学生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什么是周长”。
(补充课题:什么是周长。)
6、打开教材45页,教师指一名同学到前边描边线,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描。
(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己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的含义。)
(二)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长的含义。
师:刚才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找出了那么多图形的周长,其实我们身边的物体同样也能找到周长。
1、请学生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体会桌面的周长。
2、请学生摸摸教学书封面的边线,体会教学书封面的周长。
3、说一说在我们身边你还知道那些图形的周长。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其实它们有一共同的特征,你发现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意图:通过摸一摸具体事物边线的操作活动,不断增加感性经验,同时拓展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
三、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弄清了什么是周长,那我们怎样才可以知道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1、同桌合作,量一量对方的腰围和头围。
2、小组合作,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已经描出了树叶的轮廓,那你们有办法测量出树叶的周长吗?
小组讨论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测量。
各小组汇报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评出最佳的测量方法并进行鼓励。
(意图: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练习深化,巩固提高
1、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测量,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个图形都要量几条边?为什么?
2、猜一猜,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课件出示图: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教师检验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在第2题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五、知识归纳,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通过动手描、动手摸、动手测量和计算,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