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哪里来》 教学设计
盂县北下庄联校 李凤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科学短文的形式描述自己对地球以外是否有人存在问题的看法,能通过比较发现各种观点的有利之处和荒谬之处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各种资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正确看待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重点: 对资料的收集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有关观点的依据, 提高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我们得不出结论,但是这个会留在我们心中,引起我们的思考,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生命是从哪里来。
长期以来,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而生命的起源依然是一个迷,对于这个问题,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让我们来互相交流有关资料。
二、了解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有关资料。
(一)、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1、我们先看课本介绍的资料。
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分析。
古代: 中国——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1)、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2)、还有哪些观点,能不能小组合作一下。
学者推测——由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转化而来(腐肉生蛆)
师:腐肉生蛆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说法,而中国也有腐草化萤,枯木化蝉,白石化羊的说法,希腊有泥土变鱼的说法。
近代: 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变而来。(米勒科学试验)
你还知道那些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小组交流。
2、我们收集分析了这麽多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 能不能分类整理出来?学生整理资料。
(二)、教师小结
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生命的踪迹,人类从未放弃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但几千年来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仍然处于探索之中。
交流:地球之外有生命吗?
1、 讲解, 因为对生命起源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 那么,地球以外真的有生命吗?
2、 交流有关观点。
阅读教材的资料,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制作成长卡。
小结:人类目前没有发现地球外的生命,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生命从哪里来?”这个国内外科学家都没研究的课题,感觉怎样?有没有收获?谈一谈。
关于生命起源的很多问题,还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有可能探索包括生命起源在内的很多科学问题,科学历史会记下你光辉的名字,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科学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整理资料中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
五、 作业布置
写一篇科学短文——地球外有生命吗?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科学短文,短文不但要反应自己的观点,还要尽可能地提出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
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上帝造人 神话传说
由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化而来 腐肉生蛆
地球以外有无生命 米勒模拟实验
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