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29 15: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在读图的过程中,感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 前
准 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 ?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统计呢?(生答)
师:老师建议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以你们喜欢的方法。统计一下发言的人数好吗? ? ? 师出示统计表,学生汇报。
?
二、新授 ? ? 我们已学会了将原始数据分类整理成统计表,那么这些数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展示?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 ? 教师出示统计图:首先观察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板书)能不能把刚才统计的发言的同学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展示出来呢?师涂学生说,看。 ? ? 师:出示大相小学四年级同学发言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这一组数据40、45、35、40、48,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吗 ? ? 学生观察汇报
? 师:你能用同一幅统计图表示出这一组数据吗? ? ? 生观察 ? ? 师:格不够,怎么办? ? ? 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统一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最合适) ? ? 师:观察40、45、35、40、48这几个数其中40、45、35都是5的倍数而48不是5的倍数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 ?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 ? ? 教师明确:当不能涂满格时,看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然后把一个格平均分成几,取其中的几份。教师演示把一个个格平均分成5分,涂其中得3份 ? ? 师:我们一起扫清了障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统计图涂的既整洁又美观。 ? ? 指一组到前边演示其他同学在教师准备好的统计图上表示 ? ?
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学生各给与评价或一句鼓励的话 ? ? 师:1、通过刚才我们完成统计图相信你从中一定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信息,能说说吗? ? ? 师明确: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简洁的告诉我们信息,当数据比较大时,我们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表示。 ? ?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来帮他解决? ? ?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 ? 三、巩固练习,发展新知 ? ? (一)试一试 ? ? 1、出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活动统计表,问: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 ? ? ? 2、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明确后独立完成,教师要重点指导学困生 ? ?
(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统计时往往有很多比较大的数据,而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展示因此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还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还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吗?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出示相关的统计图。? ?
(三)课堂小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 ? 四、全课总结 ? ? 我们会看统计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孩子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你就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无穷的乐趣,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复习旧知与情境创设融为一体,使学生启动内在动力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两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明确较大的数据为新知埋下伏笔。)
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2008年的奥运会提出锻炼身体的意义
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便于学生理解,藉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板书设计 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一格表示五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