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及字母表达式,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种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
渗透函数思想,初步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难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收集信息,铺垫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有许多的事物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请看:课件出示
(1)选择相应的信息并提出问题
①砚山到文山的路程有33千米。
②奶奶买苹果花了60元。
③一辆汽车从砚山到文山用了1小时。
④买了10千克苹果。
(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提问:为什么要选择第1个和第3个信息,而不选第1和第2呢?这两个信息里有哪两种量?(路程和时间),根据路程和时间就能求出什么?(速度),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还有不同的选择吗?有哪两个量?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这些相关联的两种量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1、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1)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学习材料,请小组长拿出了看看,你们小组研究的学习材料是什么?
(2)不同的小组汇报不同的调查统计表。(你们小组研究的是—你们小组研究的是---你们组呢?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统计表)各个小组都清楚要研究的内容了,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要求: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有哪几种量?
②哪些是变化的量?是怎样变化的?哪个是不变的量?
③相应的两个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④可以用哪个数量关系来表示?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
并板书数量关系式
=单价(一定) =速度(一定) =宽(一定)
3、归纳总结
听了三个小组的汇报,从中可以看出各个小组的同学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合作的很好,老师把这三个统计表整理在一起,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三个统计表:观察,看看能发现有什么共同规律?
生: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追问:是怎样变化的?
如:从左往右观察数量扩大,总价也随着扩大;从右往左观察数量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生:有一个不变的量。追问:谁不变?(单价)
单价也就是总价和数量的比值,也就是总价和数量的商,比值不变,也可以一定。板书:比值(商)一定。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两种量对应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4、课件出示正比例的意义,学生齐读。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追问:要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看是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二看它们的比值(商)是否一定。)比如: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让学生说说另外的两个关系式。
5、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如果用字母y 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y 和x的比值用k表示, k(一定),正比例关系就可以表示为:
=k(一定)(板书)
6、认识正比例图象
正比例关系除了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还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课件出示坐标图:
(1)把表中两个相关联的量对应的点描在坐标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把所描的点连接起来,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把数对(10.35)和(12,42)所在的点描出来,并和上面的图象连起来并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这两个点也在这条直线上)如果老师一直这样买下去,想象一下,这条直线会怎么样?(会无限延伸),如果1米彩带都不买,该用哪个点表示?(0,0),把这个点连起来,就变成了一条从(0,0)出发的一条射线。这条线上的每个点,既能反映出数量,又能反映出总价,说明数量和总价是两个相关联的量,而且每一个点所反映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不变,所以我们就说它是正比例图像。
(3)不计算,根据图象判断,如果买9m彩带,总价是多少?49元能买多少米彩带?
(4)小明买的彩带的米数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
三、巩固提高,达成目标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订阅的数量与订阅的费用。
(2)书的总页数一定,未读的页数与已读的页数。
(3)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
(4) 圆的面积与半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单价(一定)
比值(商)一定 =速度(一定) =k(一定)
=宽(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