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四节海洋资源 复习回顾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我国拥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濒临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域。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我国海域南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三个温度带。思考(1)我国发展海洋水
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什么?(2)根据这个条件,
判断我国最有可
能成为大渔场的
海域是哪个?舟山
渔场小黄鱼自学(1)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盐是怎样生产的?(2)我国海盐产量在世界各国的位次怎样?(3)我国最大的盐场及其形成原因?(4)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1989年一年,我国沿海就有六个地区遭受赤潮的袭击,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其中8—10月份,河北省黄骅市近海2.6万亩虾池受灾,损失3千万元,唐山市和沧州市则分别因此损失8000万元和3000多万元。1990年在海南岛西北部海域也因赤潮造成2800多万元的渔业损失。赤潮的预防
一、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二、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
三、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开展赤潮的预报服务。
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五、搞好社会教育和宣传。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
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和
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保护和保全海
洋环境,中国制定了《全国海洋环保“九五”(1996—
2000年)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继续贯彻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
政策,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加强污染源控制,制定入海河流全流域水质目标,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指标,严格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排放; ——加强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和管理,完善污染监测网,健全卫星、船舶、岸站立体监视和执法体系; ——逐步建立排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发展海洋环保技术和产业; ——加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设观测网、数据采集与通讯网、预警和服务网,以及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等等。?
?
课堂练习一识记:(1)我国第一大渔场是( ),它位于
( )海。(2)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 )位。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它位于
( )舟山渔场东长芦盐场渤海一二选择(1)有关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种类少,数量少
B后备资源丰富,目前开发程度高。
C鱼类资源达3000多种
D远海石油资源丰富C(2)在各种海洋污染物中,对于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A大气污染物 B石油污染物
C固体垃圾 D污水排放物B(3)如何保护我国的海洋资源?( )
A不断开发新的海洋资源
B海洋资源总量丰富,可随便使用
C禁止过渡捕捞渔业资源
D因海洋水量巨大,不必防止海洋污染C三、理解:
(1)为什么说我国具有发展海洋水产业的优越条件?
(2)我国最大的盐场分布 在哪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