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21: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二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理科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数列: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B. C. D.
已知向量与满足,,且,则(????)
A. 2 B. 1 C. D. 4
在等比数列中,,则项数n为(????)
A. 6 B. 5 C. 4 D. 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A. 6 B. 7 C. 8 D. 9
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
A. 39 B. 54 C. 56 D. 42
在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
A. B. C. D.
中,若,且,则的值为(????)
A. 3 B. 2 C. D.
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A. 12 B. 10 C. 8 D.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成等差数列,则此数列的公比等于(????)
A. 1 B. C. D. 2
若数列满足为常数,则称为等比数列,k叫公比差已知是以2为公比差的等比数列,其中,,则(????)
A. 16 B. 48 C. 384 D. 1024
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d不为零,前n项和是,若,,成等比数列,则(????)
A. , B. , C. , D. ,
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且,,则______.
,的等差中项是______ .
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________.
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数列中的最大项为;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题满分10分,其余5题满分12分)
在中,, 求sinC的值; 若,求的面积.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求及; 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

数列中,,是常数,,2,3,,且,,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求c的值; 求的通项公式.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证明.
22.已知函数,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函数,令,求数列的前2018项和.
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二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理科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数列: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观察数列各项,可写成:,,,, 故选:D. 观察数列各项,可写成:,,,,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属于基础题.
已知向量与满足,,且,则(????)
A. 2 B. 1 C. D. 4
【答案】A
【解析】解:向量与满足,, , , , , . 故选:A. 先求出,再由,求出,由此能求出 本题考查向量的模的求法,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向量垂直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基础题.
在等比数列中,,则项数n为(????)
A. 6 B. 5 C. 4 D. 3
【答案】C
【解析】解:等比数列中,, , . 故选:C.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项数n.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A. 6 B. 7 C. 8 D. 9
【答案】D
【解析】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且, ,, 解得,. 则. 故选:D.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且,可得,,解出即可得出.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
A. 39 B. 54 C. 56 D. 42
【答案】A
【解析】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 ,解得. 则. 故选:A.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根据,可得,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在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是方程的两根,,. ,. 由等比数列,,.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同号. .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得出.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中,若,且,则的值为(????)
A. 3 B. 2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性质运算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利用平面向量的性质运算,得出用、表示的式子,再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结合题意,算出x、y的值,可得的值. 【解答】 解:, ,整理得, 又, ,,可得, 故选:B.
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A. 12 B. 10 C. 8 D.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利用了等比中项的性质,以及对数运算,属较易题. 先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可知,进而根据,求得的值,最后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得答案可得. 【解答】
解: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 , 10 ?. 故选B.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成等差数列,则此数列的公比等于(????)
A. 1 B. C. D. 2
【答案】D
【解析】解:,,成等差数列, , 设数列的公比为q,则,, ,, . 故选:D. 由已知,,成等差数列可得,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公比q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运算能力属基础题.
若数列满足为常数,则称为等比数列,k叫公比差已知是以2为公比差的等比数列,其中,,则(????)
A. 16 B. 48 C. 384 D. 1024
【答案】C
【解析】解:根据定义,得,, 又,, 又,. 故选:C. 由,2,3,分别求出,,,,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递推式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计算要准确,是基础题.
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d不为零,前n项和是,若,,成等比数列,则(????)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属于一般题. 【解析】 解: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则,,, 由,,成等比数列,得,整理得:. ,, , . 故选B.
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 . 故选:B.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出通项的和,然后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且,,则______.
【答案】10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利用向量的模、夹角形式的数量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
解:, , . 故答案为10.

,的等差中项是______ .
【答案】
【解析】解:设a为,的等差中项, 则, , 故答案为: 由等差中项可得,化简根式可得a值.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涉及根式的化简,属基础题.
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运用,同时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和诱导公式,以及同角的平方关系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运用同角的平方关系可得sinA,sinC,再由诱导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sinB,运用正弦定理可得,代入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 【解答】
解:由,,且A,B,,可得 , , , 由正弦定理可得. 故答案为.

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数列中的最大项为;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
【答案】
【解析】解:,, 化为:,,,,,, ,数列中的最大项为. 综上可得: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故答案为:. 由,可得,化为:,,即可得出,,,,进而判断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及其性质、不等式的解法与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82.0分)
在中,, 求sinC的值; 若,求的面积.
【答案】解:,, 由正弦定理可得; ,则, , ,又由可得, , .
【解析】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两角和正弦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根据正弦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求出cosC,再根据两角和正弦公式求出sinB,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求及; 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
【答案】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 ,解得,, ; . Ⅱ由Ⅰ可知,, , . .
【解析】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 Ⅱ由Ⅰ可知,,可得,利用“裂项求和”即可得出.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裂项求和”,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数列中,,是常数,,2,3,,且,,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求c的值; 求的通项公式.
【答案】解:,,, 因为,,成等比数列, 所以, 解得或.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故. 当时,由于,,, 所以. 又,,故3,. 当时,上式也成立, 所以2,
【解析】本题考查数列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注意计算能力的培养. 由题意知,解得或再由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知. 由题意知,所以由此可知2,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答案】解:当时,, 当时,, 满足上式,. 证明:由得,, ,又,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首项为1, ,即.
【解析】利用递推关系即可得出; 由得,,变形为,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本题考查了递推关系的意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变形能力、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证明.
【答案】解:当时,,得, 当时,,即, 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由得, 所以, 所以, 两式相减得, 即, 所以.
【解析】利用递推关系即可得出. 利用“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本题考査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错位相减法”、数列的递推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已知函数,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函数,令,求数列的前2018项和.
【答案】解: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当时,;
当时,,适合上式, .
,.
又由知,.
,?

,?
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和的计算. 将点代入桉树解析式,再利用求出通项,注意的检验; 由函数解析式证明采用倒叙相加法即可求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