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地 理 试 卷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2008年3月2日上午
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
隆回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右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以下关于该地所在半球与热量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 温带 B.南半球 温带
C.北半球 热带 D.南半球 热带
2.以下关于P、Q、M、N四点取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P与M的值相等,且可能小于66°34′
B.N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且应小于43°08′
C.P与M的值均为90°
D.Q的值应小于66°34′
3.若该地某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9°34′时,北京时间为12:16,且湖南该天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极值,据此判断该天该地能够遭受下列哪一天气系统短期控制
4.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取何值时,昼夜分布
情况可能如右图所示,并指出此时赤道上月出的点
A.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P 赤道上A点月出
B.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M 赤道上B点月出
C.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Q 赤道上C点月出
D.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Q 赤道上D点月出
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雪灾影响了全国百姓的生活,暴雪、冻雨使得交通堵塞、飞机停飞、通信设备受损,尤其像湖南、湖北这一带都已经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警示。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雪灾成因以及同期相关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 ③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④三峡水库的修建 ⑤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偏低 ⑥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的距平值为正值(注:距平值为实际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6.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
7.此次雪灾使得南北铁路大动脉梗阻,南方电煤严重
短缺,右图中哪一港口城市将在此次北煤南运中发挥
积极作用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D城市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8-11题。
8.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9.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
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10.关于图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11.深秋季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
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途经的区域最可能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据此回答12-14题。
12.选择在西昌发射的原因是因为这里
①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 ②海拔较高,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③设备先
进,科技力量雄厚 ④纬度较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我国开发月球的理由有
①月球矿产资源丰富 ②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③月球表面超高真空、无磁场、微重力,是科研的理想场所 ④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征服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据报道,2008年1月28日卫星已转入侧飞状态,并将于2月21日经历第一次月食,这是
对卫星环境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月食主要影响嫦娥的
A.飞行速度 B.能量来源 C.探测效果 D.飞行高度
某校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从a地出发,沿河流考察了a、b、c、d四个地点(图中曲线为河流)。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5-17题。
15.他们了解到目前不适宜有钢铁企业的是
A.a 、b B.b、c C.c、d D.a、c
16.他们对河流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有
A.bc段的流量比ab段的小
B.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C.cd段是“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
D.南岸滩涂广布
17.他们对沿途农作物种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B.机械化水平高,多大型机械
C.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D.交替种植粮食、牧草,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关系图,回答18-19题。
18.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前后生活质量指标是最高的,故应该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P附近,才能拥
有很高的生活质量
B.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活质量指标的下降
C.英国环境污染的出现与加剧在T时段之前就已经出现
D.英国环境污染的出现与加剧在T时段之后才出现
19.英国经济发展给我国的启示是
A.工业化初期可以忽略环境问题,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B.不能忽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否则后期治理的代价是昂贵的
C.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矛盾的
D.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获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和产品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回答
20—23题。
20.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A.分散疏松式 B.组团式
C.集中式 D.条带放射式
21.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
防护带的地方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2.下图中,正确表示①④间地租水平
变化曲线的是
23.“量贩”源于1963年法国的一家超大型类似超级市场的大卖场,后来日本把这种购物经营业态叫做量贩,日语中“量贩”的意思是指“大量批发的超市”。目前量贩已在上海、武汉、成都、郑州等城市扎根,当地的不少大型百货公司都通过量贩运作获得成功,营销量实现了规模扩张。据此分析上述文字中蕴含的文化空间扩散形式有
A.刺激扩散和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和传染扩散
C.迁移扩散和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和等级扩散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我国农业旅游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从一些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开始。回答24—25题。
24.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消费市场主要是
A.外国游客 B.农业旅游的经营者 C.城市居民 D.广大的农民
25.在四川大中城市周边出现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这种形式的“农家乐”我们可把它归属于农业旅游类型中的
A.农业观光型 B.农业科技示范型 C.生态农业型 D.农村民俗型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朝鲜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分)
(2)图中P1和P2分别是两条闭合等压线的一段。如果此时正值南极科考的黄金时节,
那么P1和P2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东亚范围内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国家
是 。(2分)
(3)B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要说明该国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3分)
(4)根据A、B、C所在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在右
图中填入字母,完成三国经贸合作示意图。(2分)
(5)S城为著名国际铁路我国境内北通道的东端,该
城市名称是 ,试指出图中我国该铁路南通道的建
设对东中西三部分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2分)
材料一: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材料二:2007年5月底,Q湖蓝藻提前大规模爆发,导致江苏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材料三:Q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Q湖平原
东北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7
0.31
谷物单产(千克)
6207
4916
(1)根据材料一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出三点即可)。(3分)
(3)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3分)
(4)从岛屿类型看,P岛为 岛,随时间推移,其将首先与 岸相连。请指出该岛及其面积的扩大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4分)
(5)材料二中提及的Q湖名称是 ,分析2007年该湖蓝藻提前在春末大规模爆发的原因。(3分)
(6)东北平原区与Q湖平原比,单产是Q湖平原的 %。Q湖平原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商却频频到东北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据此分析这些转变的原因。(5分)
2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森林面积
CO2排放量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10国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材料二: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国家(安全系数值)
高安全度国家(>5)
俄罗斯(23.98)、A国(13.97)、巴西(11.38)
低安全度国家(<5)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3-5)
孟加拉国(3.87) 尼日利亚(3.19)
次低安全度国家(1-3)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
B国(1.74)、中国(1.73)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日本(0.9)
(1)说出A、B两国的名称。(2分)
(2)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低安全度国家,资源安全状态优于其他五个人口大国。说明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2分)
(3)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2分)
(4)中国资源环境问题还较为突出,为确保未来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相关建议。(4分)
(5)材料中安全度最高的国家名称是 ,请指出该国人口和产业迁移的方向并说明原因。(4分)
湖南省2008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地 理 答 卷
二.综合题。
26.(1)
(2)
(3)
(4)
(5)
27.(1)
(2)
(3)
(4)
(5)
(6)
28.(1)
(2)
(3)
(4)
(5)
湖南省2008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与给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5:CCCBB 6-10:DBDBC 11-15:BCDBD 16-20:BACBC 21-25:CBBCA
二.综合题。
26.(1)东北高,西南低 1分
河流的流向 1分
(2)P1大于P2 1分
蒙古 1分
(3)日本常规能源缺乏;
由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日本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
由于核能地区适应性强,其原料的运输量小,适合在日本发展核能。
答出任意3点给3分;
(4)上:C 右:A 右:B 对1个得1分,全对得2分
(5)连云港 1分
对东部:有利于东部地带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有利于东部地带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有利于东部地带获得更丰富的资源;
每答出1点给1分,任意答出2点,给2分;
对中西部:有利于获得东部地带产业转移提供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闲置劳动力的就业等;
每答出1点给1分,任意答出2点,给2分;
27.
(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1分)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1分)
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1分)
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1分)
(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出三点即可,3分)
(3)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扩建秦山核电站;
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等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等);
提高能源利用率。
(每答对1点给1分,答出任意3点或以上,给3分)
(4)冲积岛 1分
北岸(或左岸) 1分
影响:作为上海市度假休闲的旅游地;
提供一定数量的后备土地资源等;
每答对1点给1分,共2分;
(5)太湖 1分
气温较往年偏高;
降水较往年偏少;
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污水;
答出任意2点得2分;
(6)79.2 1分
Q湖平原:城市化的推进占用部分耕地;
城郊农业的发展、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得粮食作物占地面积缩小;
人口数量的增多,粮食需求量增长;
每答出1点给1分,任意答出2点,给2分;
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种植条件好;
人均耕地占有量多,粮食商品率高;
工业能够为农业提供大量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科技投入,增产潜力大;
每答出1点给1分,任意答出2点,给2分;
28.(1)美国 印度 每答出1个给1分,共2分;
(2)孟加拉国:耕地 水资源 答出任意1个给1分,共1分;
尼日利亚:耕地 水资源 油气 答出任意1个给1分,共1分;
(3)除水能、地热、森林等资源外,主要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严重短缺,高度依赖进口
2分;
(4)控制人口增长;
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
进一步密切与其它国家的合作,寻求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加大可再生、替代型资源开发的力度;
每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或以上得4分;
(5)俄罗斯 1分
向东(或自西向东;由乌拉尔山以西向乌拉尔山以东); 1分;
原因:乌拉尔山以东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铁、水能、油气等;
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开发程度比较低;
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渐改善等;
每答出1点给1分,任意答出2点,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