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中央:军阀:百姓:割据混战名存实亡流离失所 1.东汉末年的局势代表:曹操、袁绍等 2.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材料: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今河南许昌), 以皇帝的名义对其他军阀发号施令,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他几次下令求贤,网罗了一大批有治国用兵本领的人才。他组织流亡农民和士兵,开垦荒地,实行屯田,保障了粮食供应,稳定了民心军心,曹操的力量逐渐增强。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请根据材料找出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政治:
经济:
军事: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官渡之战的胜利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VS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4)人才的使用上:
(5)人心上:一、官渡之战挟天子以令诸侯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积极练兵,战术得当。曹操任人纳谏。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统一北方,人心所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统一全国的壮志曹操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一北方?二、赤壁之战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天下形势示意图假设你是诸葛亮,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刘备(161年-223年)孙权(182年-252年)三顾茅庐周瑜鲁肃 背景:曹操统一北方,孙刘势力有所发展。(九江西南)公元208年,曹军南下。刘备不敌,撤军南逃,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曹军在长坂追上刘备。刘备率兵东逃,败退至樊口。曹操前往江陵。刘备派诸葛亮前往联合孙权。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败,退至乌林,会合陆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
赤壁之战
赤 壁 之 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VS曹操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胜利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假如你是诸葛亮,赤壁之战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双方胜败的原因及赤壁之战之后的局势,同时给我们一点小提示。新闻发布会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名称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时间赤壁之战官渡之战200年208年曹操VS袁绍曹操VS孙、刘曹操胜曹操败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赤壁之战材料一 袁绍的一个谋士曾劝他派部队驻扎在屯粮处,以防曹军偷袭。另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派兵去偷袭。袁绍都不采纳。后来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袭击袁军屯粮处。材料二 赤壁之战前,曹操考虑到将士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就下令把战船连锁在一起,以便平稳。孙刘联军经过商议,让黄盖假意降曹,最后火烧曹营。孙刘联军水陆并进,大败曹军。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结局中,能得到什么启示?①军事力量的强弱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②指挥者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也能取胜。
③要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④要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⑤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二、赤壁之战一、烽火连天分三国二、尔虞我诈是三国三、纷纷扰扰话三国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三国鼎立赤壁
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三、三国鼎立魏洛 阳蜀成都吴建业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222年孙权,建业三、三国鼎立220年221年 222年 洛阳成都 建业 曹丕刘备孙权三、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魏蜀吴三国形势图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三国鼎立 假如你是魏蜀吴三国的国务院发言人,能否介绍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魏吴蜀三、三国鼎立1.曹魏重视农耕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翻车魏三、三国鼎立2.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曹操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三、三国鼎立3.孙吴开发江南吴230年,卫温到达夷洲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三国鼎立一、烽火连天分三国二、尔虞我诈是三国三、纷纷扰扰话三国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北魏宋 齐 梁 陈东汉隋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南朝东 晋局部统一统一统一分 裂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要么统一,要么走向统一。
中国历史长河中,分裂是插曲,统一是主流。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其次,论从史出。功过界定诸葛亮: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唐太宗: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天下英雄,惟史君与操耳。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你:……我来说曹操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当代文学家·鲁迅 曹操,字孟德(155-220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
勿叫天下人负我。京剧《击鼓骂曹》:
如今出了个奸曹操,
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西晋·陈寿
《三国志》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同时代的评论
家许劭雄英如何评价曹操? 第16课 三国鼎立雄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
*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三国时期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因为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正式进入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真伪三国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本课小结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人物在三国时期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CAD当堂达标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5.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
7.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
A.控制汉献帝??????????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DDCB想一想: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帝A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