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9 23: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给给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哪些危害、又创造了哪些机会?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一、穷途末路 临危受命二、独辟蹊径 实施新政三、绝地逢生 影响深远背景内容作用整体感知材料: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到740亿美元…破产的银行达到一万多家……工业生产持续下降……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下降了54% …… 100多万家农场破产…… 1933年,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全国范围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摘自人民版教材一、临危受命——提出新政银行倒闭、股市崩溃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农民濒临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社会矛盾尖锐,罢工、游行频繁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 材料二:“如果美国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现在。……宁可受独裁者的统治,也不要国家瘫痪。” 材料三: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像苏联人民那样建立社会主义政府,杀死你们这帮魔鬼。 材料一:经济危机爆发后,记者问胡佛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胡佛直截了当地说:“政府将不采取任何行动干预市场。”
法西斯之路 社会主义之路自由放任之路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富兰克林·罗斯福胡佛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一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如果宪法不能解决危机,将要求国会赋予我战胜危机所需要的巨大权力,相当于我们在遭到了外敌侵犯时我应拥有的权力。”
——《罗斯福文选》第14、17页。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经济危机和社会 危机不断恶化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扭转危局
4、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像紧急状态那样,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独辟蹊径 ——新政内容 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2月末、3月初,由于人民大众失去了信心,大部分人参加了挤兑……到了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全国银行休假,这时政府重整财政结构的第一步。
我们不仅将致力于使有信用的银行重新开业,而且还将致力于通过整顿而促使别的银行取得信用。
————《罗斯福选集》,第27—28页。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第一次炉边谈话 ——同合众国人民关于银行的恳谈(1933.3.12)
“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罗斯福选集》,第27—28页。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了由罗斯福签署的法案《紧急银行法》,该法规定了对银行实行个别审查并颁发许可证的制度。
国会还制定了如1933年《联邦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这些法规旨在防止出售股票和有价证券中的非法行为。具体措施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罗斯福炉边谈话》产生的效果经济危机对美国工业造成严重破坏。1932年较1929年工业生产总值下降46.3%。重工业下降幅度尤为惊人。钢铁产业下降80%,汽车产业下降95%。企业倒闭率达到50%。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第294页。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第二次“炉边谈话” 1933.5.7
罗斯福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改进劳动标准……
──王春良编《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1900—1988》,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 成立工业复兴署,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凡是遵守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在危机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下降,大批农产品滞销,农民的处境愈加悲惨。而老年人生活更为孤苦。据统计,1930年,美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663万,占人口的5.4%,其中190万没有财产,240万没有收入,120万既没财产又没收入。
——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图一图二 3:调整农业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5月12日,在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农业调整法》。这个法令用三种方式来减少过剩和提高农民收入:(1)棉花买卖选择法。根据这个方法将棉花种植面积减少30%;(2)奖励付款法。对暂时不栽种的土地给予奖励;(3)订立销货合同法。目的在于减少浪费和科学的销售。
——福克纳著:《美国经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87页。 农业立法根据官方统计,1930年4月美国失业工人数近320万,到1933年3月,上升到1500万人,4月,每3个工人中有1人失业。
——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4:救济与以工代赈1933年10月22日,罗斯福第四次"炉边谈话“
主题就是"我国普通公民的福利"。他依然"感谢大家的耐心和信任",也坦陈了对他人误解自己的看法,然后坚定地强调:"国家复兴局的秘诀就在于合作。这种合作是自愿的,……。"1934年9月30日,罗斯福第六次"炉边谈话"。谈的是社会、工业和劳工问题。政府责任是他回避不了也不想回避的话题,他说:"我相信亚伯拉罕·林肯的话"--"为人民群众去做他们需要做、但做不到、或者依靠他们分散的个别的力量所无法自己做好的事,这就是政府的合理的宗旨。"从1935年到1942年,“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 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此外,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 ——《世界史》现代史编 民间资源保护队……共吸收了275万名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政府举办的田纳西水利工程,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 
       ——人民版教材探究:“以工代赈‘的推行有哪些积极作用?维护生态,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人格建树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同时, 失业者的示威罢工及小农的武装反抗时有发生。美国法西斯的威胁也一度增长,老牌的恐怖组织“三K党”和“美国军团”迅速扩大,新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 5:社会立法 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新政的第一阶段1933-1935年罗斯福颁布15个法令,第二阶段1935-1938年罗斯福颁布十几项法令。新政时期不仅立法的数量大,而且立法内容几乎涉及到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范围之广也异乎寻常。 ——2000.6《行政与法制》张永生(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政府执行机构的充分介入,这种作用表明罗斯福新政具有什么特点? 新政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归纳】 一个慈善为怀而偶尔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铁石心肠一贯漠不关心的政府要好得多。胡 佛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罗斯福新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新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自由放任政策我来分析罗斯福新政之“新”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比较得结论 反对声音1 美国最高法院在1935年和1936年先后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并宣布予以废除。
反对声音2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反对声音3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有人反对罗大夫“药方”,怎么办?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单元第18课美国CNN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纳粹德国电视台 当时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结合材料,请就其中某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为罗斯福解决这几个刁钻的问题!【情景】 此前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赤裸裸、血淋淋、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大萧条表明,这种资本主义已经穷途末路。罗斯福新政开启的社会进步,等于重新塑造了一个资本主义,这个新的资本主义一直发展到今天,其潜力似乎还没有耗尽。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出台应对措施。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实现了恢复发展。三、绝地逢生 影响深远——新政影响失业保险卡拯救“山姆大叔”的英雄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思考:概括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挽救了美国民主制度。 最先举起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大旗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写给罗斯福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端。”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结束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经济(直接)影响:度过危机——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度过经济危机。
2.政治(间接)影响:维护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挽救了美国民主制度。
3.制度(深远)影响:开创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归纳】 本课知识归纳: 罗 斯 福 新 政一、原因(背景)二、内容三、影响特点经济危机胡佛放任伟人当选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渡过难关促进发展2、制度创新3、本质局限干预
1.结合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以及美国应对危机的结果,你对“危机”的含义有何新的认识?3.从罗斯福总统身上看,作为90后的我们,应该怎样正 确对待人生中的危机或挫折?危险之中蕴涵新的机遇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危机和挫折,要把“危机”转变为“契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在我们冷静处理自身危机的同时,我们能从罗斯福身上可以学到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坚强、冷静、乐观……关爱他人、善于沟通、学会变通、乐于创新……感悟历史 不断进步 创新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凤凰国际iMarkets讯 据彭博社报道,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前总统顾问在内的逾1,100多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特朗普,对后者的高关税贸易做法发出警告。该信函的许多段落直接引用了1930年的经济学家们的信函,告诫美国不要采取大萧条初期时的那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学以致用,课题研究 致特朗普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