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30 09: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2.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B.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44 D.碳、氧元素质量比是3︰8
3.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分别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4.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5.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6.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
②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④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可以将CuO还原
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8.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9. 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0.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氖气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
1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________;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________。
12.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碳一氧循环,因此空气的成分基本保持不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吸收CO2的主要途径为________。
(2)为防止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
1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和醋酸一样,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请你来共同探究:
(1)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乙同学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试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了四只小蝴蝶,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一只喷洒稀醋酸;②一只喷洒水;③一只直接放入盛有干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一只喷洒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在乙同学的实验中,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下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
(3)你觉得甲、乙同学的方案中,哪个更好?________,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D
解析 点拨:用燃着的木条,如木条燃烧得更旺,则是氧气;如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则是氢气;如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4.A
解析 点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烧杯中水面上升,故①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因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故②正确。故选A。
5.B
解析 点拨:A.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它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不可选;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升华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可选;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D.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故选B。
6.C
7.C
8.B
解析 点拨:A选项反应的生成物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从而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选项检验CO2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在N2中木条也会熄灭,应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
9.A
10.O2 CO2、N2、Ne CO2 N2 Ne
11.(1)H2O+CO2=H2CO3 H2CO3=H2O+CO2↑
(2)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能让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
12.(1)植物的光合作用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答案合理即可)
13.(1)c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F瓶的b导管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2)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14.(2)②③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④
(3)乙 不能确定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