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是由氨、氯元素组成
B.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D.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2.下列关于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煮沸和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②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③水由水分子构成;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作用解释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的水仅起到溶解二氧化硫的作用
B.实验②中的水仅起到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的作用
C.实验③中的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D.实验④中的水仅起到作反应物的作用
5.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黄色火焰
B.无需检验纯度,氢气可以直接点燃
C.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产物无污染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Cl B.NaOH C.O2 D.NO2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道。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都是氧化物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元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
B.同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9.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稀有气体 B.冰水混合物 C.纯牛奶 D.玻璃钢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 组成的;
(2)在过滤、吸附、蒸馏中,能得到纯净的水的是 ;
(3)从微观角度看,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的 明显变大。
12.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间题。
(1)湿农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 ;
(2)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
1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起到吸附颜色和异味作用的是 ;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3)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2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1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有 ;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蒸馏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号是 ;
(3)下列单一操作中,对自然界的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静置沉淀
(4)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16.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从微观角度讲,水由 构成;
(2)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是 ;
(3)氢气燃烧和 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7.现有 ①液氧 ②液态空气 ③冰水共存物 ④二氧化锰 ⑤石灰水 ⑥氯酸钾 ⑦铁粉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水的用途广泛,实验室常常需要用到水。请分析如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制取蒸馏水时,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 ;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 ;
(4)电解水实验中a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5)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
(6)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图⑥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
19.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写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 ;
(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 ;a、b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实验操作中,发现两者体积比偏大,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为氧气、与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质量比是8:1.故B错误;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故C正确;
D、纯净的水导电能力很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B。
2.解: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说法正确;
C、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所以煮沸和蒸馏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C说法正确;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解: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B。
4.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即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其次时还能吸收硫燃烧产生的热量,故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温度很高,水能吸收铁丝燃烧产生的热量,且能降低生成的熔融物的温度,防止造成集气瓶炸裂,故错误;
C.实验③中的水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还能起到加热白磷的作用,故错误;
D.在实验④中,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此实验中,水仅作为反应物,故正确。
故选:D。
5.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净时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故错误;
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故正确。
故选:D。
6.解:A、NaCl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NaOH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NO2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解: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并不是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不都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解:A、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不一定相同错误,故选项错误;
B、同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错误,如氢的三种同位素;故选项错误;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一定是单质错误,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正确,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解:A、图A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表示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C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D表示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解: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纯牛奶中有蛋白质、水等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玻璃钢水复合材料,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验证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元素、氧元素。
(2)在过滤、吸附、蒸馏中,能得到纯净的水的是蒸馏,蒸馏能够得到纯净的水。
故填:蒸馏。
(3)从微观角度看,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的间隔明显变大。
故填:间隔。
12.解:(1)湿农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2)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水的硬度。
故填:加热煮沸。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故填:氢元素、氧元素。
13.解:(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起到吸附颜色和异味作用的是活性炭。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3)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之比是1:2,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2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40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
(1)活性炭;
(2)煮沸;
(3)40mL,质量守恒定律;
14.解: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5.解:(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AC。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可以表示为H2O。
故填:H2O。
(3)下列单一操作中,对自然界的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这是因为蒸馏可以得到蒸馏水。
故填:B。
(4)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这是因为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
故填:肥皂水。
16.解:(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从微观角度讲,水由水分子构成;
(2)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是过滤法;
(3)氢气燃烧和水电解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1)水分子;
(2)过滤法;
(3)水电解;
17.解:①液氧是由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②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③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④二氧化锰由一种物质组成,由锰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也属于氧化物;⑤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氯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⑦铁粉由铁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铁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②⑤;③④⑥;③④;①⑦。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8.解:(1)制取蒸馏水时没有生成新物质,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故填:物理。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盛水,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4)电解水实验中a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气;氢元素、氧元素。
(5)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
故填: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
(6)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图⑥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故填:引流;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19.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是分解反应。
故填:2H2O2H2↑+O2↑;分解。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是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氢元素、氧元素。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故填: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
(4)检验b管中产物(氧气)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剧烈;
a、b两种气体(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实验操作中,发现两者体积比偏大,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故填:木条燃烧更剧烈;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