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9 20: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过程以及租地农场的建立;了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以及手工工场的形成过程。
2.理解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产生过程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      ,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独立司法权和      的地区。?
2.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      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      ,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      ,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      。?
3.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      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      。?
4.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        得到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
5.由于      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      。?
6.      的变化和      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7.13、14世纪,      、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      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8.城市中,      、      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 探究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
角色转换:如果你是西欧中世纪晚期的一位农民(农奴),你经历了哪些社会变化?(提示:土地规模、权利和身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等)
活动二 探究中世纪晚期西欧手工业的发展。
填写表格:阅读课本P61末段至P62课文内容,并结合所给材料,自主填写下表,再小组交流。
材料一 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用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
材料二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场地
规模
所有者
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
劳动者
续表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相互
关系
作坊主与学徒、
帮工的关系
生产方式
封建主义
效率
活动三 探究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
材料研读。
材料一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材料二 13、14世纪,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对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三、课堂练习
1.中世纪后期,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新的变化”的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农产品被推向市场
C.租地农场纷纷建立
D.农奴获得摆脱人身束缚的机会
2.《英国庄园生活 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是研究中世纪庄园农民生活的经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为单位,生动地描绘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生活模式,其中,部分章节讲到了英国租地农场的产生和发展。下列关于租地农场的描述,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领主直接参与农场的生产管理
B.领主十分重视经营自己的地产
C.领主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D.富裕农民雇用无地农民进行耕种
3.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当时一种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其具有的特点是(  )
A.由集中转向分散 B.生产效率不高
C.适应了市场需求 D.强化王权的需要
4.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包括(  )
①富农 ②骑士 ③乡绅 ④市民阶层 ⑤贵族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①② D.②③⑤
四、达标检测
1.假若你是16世纪初欧洲的一介平民。下面对你的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接近真实的是(  )
①在庄园里有自己的份地 ②可以受雇于手工工场主 ③可以在自己家里为工场主生产 ④租地建农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手工工场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B.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C.14世纪地中海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D.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3.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 非共产党宣言》中,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发动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发动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时代”“消费阶段以后的时代”。其中“为发动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大致相当于(  )
A.奴隶制经济 B.封建经济
C.手工作坊 D.手工工场
4.为了更好地学习,小明做了如下笔记。据笔记内容,看他学习的主题是(  )
/
A.采邑制 B.分封制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5.下图是英国某手工工场分工合作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最早出现于14世纪
B.体现了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C.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受雇于工场主
6.16世纪初,英国伯克郡有一个著名商人,他的工场里雇用了200个织机匠,100个梳理工,200个纺织工,50个剪羊毛工,40个漂染工。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工场规模大 B.商人经营有方
C.织机匠效率低 D.工场分工合作
7.对于13、14世纪西欧市民阶层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包括手工业者、商人
B.到乡村置办田产
C.不能与大贵族联姻
D.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力量
8.下面是一首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部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
都是榨自穷光蛋
……
多亏广大穷人早晚忙,
我们才能发家致富住高房
……
梳匠、纺织工、漂匠排成行,
为了极少工资把活扛。
他们劳动我发财。
受到咒骂又何妨。
(1)如何理解“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梳匠、纺织工、漂匠排成行”体现了生产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2)呢绒商和“穷光蛋”是什么关系?歌曲体现了呢绒商怎样的心态?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垦殖运动 行政自治权
2.劳役量 豁免权 迁徙税 支配权
3.土地租金 租地农场 市场
4.小型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5.生产工具 手工工场 劳动生产率
6.土地关系 手工业 资本主义化
7.富裕农民 农村
8.手工业者 商人 富商巨贾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多数是我们农民自发开垦的,我们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2)我们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3)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走向衰落,出现了租地农场。
(4)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活动二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场地
规模


所有者
作坊主
手工工场主
劳动者
作坊主与学徒、帮工
工人
相互
关系
作坊主与学徒、
帮工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生产方式
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
效率


活动三
1.富裕农民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居民。
他们扩大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三、课堂练习
1.A 2.D 3.C 4.A
四、达标检测
1.C 2.A 3.D 4.D 5.B 6.D 7.C
8.(1)呢绒商人的财富来源于对工人的剥削。分工合作的特点。
(2)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唯利是图、贪婪等。(言之有理即可)
/
/材料研读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教材P61)
[答案]租地农场主通过雇用农业工人耕种土地,从而控制和支配他们的生产劳动,剥削他们的剩余劳动,而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领主)之间只存在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表明租地农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课后活动
想一想: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教材P64)
[答案]租地农场的特点: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租地农场主与雇佣农民之间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在手工工场里,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